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得到-科學-放不下手機源自本能缺陷

文章出處:放不下手機源自本能缺陷
牽涉到演化,歸類為科學類


這條音頻跟你介紹一本新書,叫做《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這本書的作者是世界一流商學院——
法國“英士國際商學院”的教授特奧·康普諾利(Theo Compernolle),
書的主題就是告訴你,如何在信息超載的時代,學會慢思考、學會提升工作效率。

康普諾利從大腦的工作機制入手,指出“多任務並行”完全是一種違背大腦科學的做法,
並且認為,只有保持專注、減少任務切換,才能提升效率。
康普諾利提出:在今天,干擾我們日常生活、讓我們無法專注的罪魁禍首,就是手機。


進入正題之前,先來看看我們有多離不開手機。
有研究人員對15萬智能手機用戶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這些設備平均每天被解鎖110次,
晚高峰時期,被調查對象平均每小時要看9次手機,
而每看一條信息,我們都需要差不多67秒才能恢復狀態。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放不下手機呢?
康普諾利認為:放不下手機是因為我們有本能的缺陷,
康普諾利列舉了10條缺陷,其中5條是從演化的角度來談的,特別有新意,咱們具體說說。


第一個缺陷,是人類天生對危險十分敏感
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演化出了對潛在危險的敏銳性。
與普通信號相比,潛在的危險信號更能吸引我們的注意。
而郵件和信息因為可能帶來意外和壞消息,就更讓我們有時刻檢查的慾望。
你的情緒越緊張,檢查的次數就越多。

第二個缺陷,是人類天生好奇。
好奇心是人類一項非常古老的特性,而且好奇心得到了滿足,這會給我們帶來滿足感。
當我們知道手機裡有未知信息的時候,就會好奇:
是誰發了信息?說了什麼?
你大概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手機提示有新郵件,你的好奇就被激起來了,
於是你花了很長時間從一大推郵件中找到一封有用的,就像在一大堆垃圾裡發現了金礦,
對你來說,這就是獎勵,讓你得到了滿足。
而這種一次性的獎勵和滿足感,還會讓你下一次仍然有拿起手機的衝動。


第三,類天生熱愛興奮感。
前面咱們說了,發現有價值的信息,也就是“金礦”,
可以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讓我們興奮。
但實際上,獎勵越不可預期、越不規律,大腦的興奮感就越強烈,上癮的風險也越大。
一旦你陷入了這個循環,“條件反射”就會起效,讓你進一步上癮。
而且研究發現,與相對較長的郵件相比,短信和微信這樣的簡短信息帶來的興奮感更強。


第四,我們天生追求確定性
生存環境危險,於是人類希望從危險中找到確定性。
當很多消息蜂擁而來,你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也很希望掏出手機確定一下。
你會擔心新發的消息重不重要?是老闆發來的嗎?
只要掏出口袋裡的手機點兩下,所有疑問塵埃落定。
儘管理智上我們知道,真正緊急的郵件非常少,
但還是會不理性地渴望排除“萬分之一”的不確定性。


第五,是人類需要歸屬感。
在今天,部落逐漸消失,人們於是在社交媒體上創造了虛擬的新部落並投入大量時間。
互動交流能增加幸福感;孤立、消費性的網絡活動卻會增強孤獨感、降低歸屬感和幸福感。
但無論是互動還是孤獨地消費,這兩種情況都會進一步增強你對隨時在線的需求。


康普諾利列舉的另外5條缺陷是,
比如說,人類天生就是有條件反射的動物,時間長了,
聽到手機鈴聲就會條件反射式的拿起來看;
還有就是,我們人類很容易養成習慣,看手機一旦成為習慣就很難改掉;
又或者,我們人類天生喜歡快速反應、喜歡眼下的滿足、常常被神經質的感覺驅動,等等,
這些都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離不開手機。
時間有限,就不細說了,感興趣的話不妨把書找來看看。

看完了這些總結,你可能會問了,我們要如何克服缺陷、放下手機、保持專注呢?
對此,康普諾利給出了幾點建議。

第一,徹底離線。抽出固定不受打擾的時間,來完成專注的工作;
第二,批量處理,盡量減少切換次數。
平均而言,30分鐘不受打擾地處理一個任務,效率比分別花3個10分鐘要高3倍;
第三,恢復正常睡眠。充足的睡眠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助於你的思考;
第四,科學應對負面壓力。短暫的壓力能提升我們的表現,
但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又會摧毀我們的智力生產力,所以保持平衡很重要。

以上就是《慢思考》一書提到的觀點。最後,作者提醒我們,態度的改變是所有改變的根基,如果一個人不改變基本態度,任何技巧都派不上用場。

本文源自:《慢思考: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稿:大西瓜
來源:得到

-----------
主旨:
有研究人員對15萬智能手機用戶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這些設備平均每天被解鎖110次,
晚高峰時期,被調查對象平均每小時要看9次手機,
而每看一條信息,我們都需要差不多67秒才能恢復狀態。
康普諾利列舉了10條缺陷,其中5條是從演化的角度來談的,特別有新意。
1. 人類天生對危險十分敏感
 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演化出了對潛在危險的敏銳性。
 與普通信號相比,潛在的危險信號更能吸引我們的注意。
 而郵件和信息因為可能帶來意外和壞消息,就更讓我們有時刻檢查的慾望。
 你的情緒越緊張,檢查的次數就越多。
2. 人類天生好奇
 當我們知道手機裡有未知信息的時候,就會好奇:
 是誰發了信息?說了什麼?
 你大概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手機提示有新郵件,你的好奇就被激起來了,
 於是你花了很長時間從一大推郵件中找到一封有用的,就像在一大堆垃圾裡發現了金礦,
 對你來說,這就是獎勵,讓你得到了滿足。
 而這種一次性的獎勵和滿足感,還會讓你下一次仍然有拿起手機的衝動。
3. 人類天生熱愛興奮感
 獎勵越不可預期、越不規律,大腦的興奮感就越強烈,上癮的風險也越大。
4. 我們天生追求確定性
 生存環境危險,於是人類希望從危險中找到確定性。
 當很多消息蜂擁而來,你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也很希望掏出手機確定一下。
 儘管理智上我們知道,真正緊急的郵件非常少,
 但還是會不理性地渴望排除“萬分之一”的不確定性。
5. 人類需要歸屬感。
 在今天,部落逐漸消失,人們於是在社交媒體上創造了虛擬的新部落並投入大量時間。
 互動交流能增加幸福感;孤立、消費性的網絡活動卻會增強孤獨感、

 降低歸屬感和幸福感。
 但無論是互動還是孤獨地消費,這兩種情況都會進一步增強你對隨時在線的需求。

要如何克服缺陷、放下手機、保持專注呢?
1. 徹底離線
2. 批量處理,盡量減少切換次數
 30分鐘不受打擾地處理一個任務,效率比分別花3個10分鐘要高3倍;
3. 恢復正常睡眠
4. 科學應對負面壓力

 短暫的壓力能提升我們的表現,但壓力過大或持續時間過長,
 又會摧毀我們的智力生產力,所以保持平衡很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