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 星期二

❤得到-教育-馬雲自述如何辦學

出處:雲谷學校:馬雲自述如何辦學

今天這條音頻跟你說說,馬雲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馬雲認為,中國過去的30年,之所以能高速發展和成長,取得巨大成就,教育是第一功臣。
不過,對於中國的教育,要一分為二地看,在教授知識方面,放眼世界,
中國的中下等學生,到了歐美,那也是成績最好的學生。
但是,與歐美的孩子相比,中國的學生,卻未必是競爭力最強的學生。

之所以會如此,馬雲認為,這是因為這麼多年,中國人對教育的認知出了偏差。
教育這個詞,是“教”和“育”兩個字,它們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教,是教授知識;育,是培養文化。中國的教育出了問題,就是太過專注於教授知識,
而在培養文化上,不夠重視。今天很多人都在講,孩子的書包重,孩子沒有快樂,
孩子這樣、孩子那樣的各種問題。那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

如今,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創辦了一所15年制的私立學校——雲谷學校,
從孩子的幼兒園階段開始,一直教育到高中畢業。
馬雲說,他們辦這所學校,是希望能做一些創新和探索,然後摸索出一套經驗和方法,
讓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為中國的教育改革,做一些努力和嘗試。

現在,人工智能已經出現,機器下圍棋,比人還要厲害,
而且對於機器來說,這只是雕蟲小技。在未來,進入數據時代後,
在知識方面,機器一定是比人更聰明的,它比人算得更快、記得更牢,
人類是很難與機器去比知識的。大家想一想,那時候,人類怎麼和機器競爭?
其實只能靠三樣東西,那就是機器不具備的,創意性、創新能力、以及創造性。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培養文化很重要,讓孩子們擁有想像力很重要。


關於雲谷學校的教學,
馬雲說,在雲谷學校,幼兒園啟蒙階段,將通過音樂、美術和運動,激發孩子的靈性,
在孩子心裡埋下文化的基礎和種子。在小學的時候,會培養孩子對體育的熱愛,
培養團隊意識;同時還要讓孩子了解東方智慧和西方知識,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做人做事的良好習慣。到了初中,除了學習“技能”和“學術”,
還要鍛煉孩子的紀律性,以及面對壓力的能力。
高中,一定要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東西,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
並為他們參與全球人才選拔和競爭,做好準備。
對於雲谷的老師,馬雲說,不要求他們把每個孩子的數學、語文教得一定非常好,
當然,肯定也差不到哪兒去,但更重要的,
老師必須懂得激發孩子的興趣,樹立孩子的自信。

現在的很多家長對老師、對學校的期望都太高了,
把孩子的教育,全寄託給學校,這是不對的。
還是上面說的,“教”和“育”是兩個概念,教授知識的主體肯定是老師,是學校,
但在培養文化上,除了老師和學校,家長、家庭也必須參與進來,而且還必須以家長為主,
孩子放學後,不用你幫著做數學、補語文,而是用一個小時,陪孩子玩,
可以是音樂、體育、美術,孩子喜歡的是什麼,家長就陪孩子玩什麼。

馬雲說,雲谷學校,沒有高考壓力和升學率要求,所以培養出來的孩子,
估計很難考國內的重點初中,重點高中。
但是他希望,雲谷的孩子,升入高中以後,經過三年的學習和積澱,
可以在選擇大學的時候,不是為了升學、就業去選擇大學,而是遵循自己的內心、
按自身的興趣和專長,放眼世界去挑選大學。

最後,馬雲說,他跟合夥人一起出資辦雲谷學校,雖然不追求物質上的貴族學校,
但云谷的學生,要有貴族的素養和氣質,要學會謙卑、不浪費、
懂得把資源合理的最大化利用。而這些,都建立在雲谷學校努力要培養出的,
深厚的文化積累基礎上。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馬雲與雲谷學校創校團隊第一次接受公開採訪實錄(馬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稿:梁志一
來源:得到

---------------------
主旨:
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創辦了一所15年制的私立學校——雲谷學校,
從孩子的幼兒園階段開始,一直教育到高中畢業。
馬雲說,他們辦這所學校,是希望能做一些創新和探索,然後摸索出一套經驗和方法,
讓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為中國的教育改革,做一些努力和嘗試。

現在,人工智能已經出現,人類怎麼和機器競爭?
其實只能靠三樣東西,那就是機器不具備的,創意性、創新能力、以及創造性。
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培養文化很重要,讓孩子們擁有想像力很重要。

關於雲谷學校的教學,
馬雲說,在雲谷學校,幼兒園啟蒙階段,將通過音樂、美術和運動,激發孩子的靈性,
在孩子心裡埋下文化的基礎和種子。在小學的時候,會培養孩子對體育的熱愛,
培養團隊意識;同時還要讓孩子了解東方智慧和西方知識,
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做人做事的良好習慣。到了初中,除了學習“技能”和“學術”,
還要鍛煉孩子的紀律性,以及面對壓力的能力。
高中,一定要讓孩子找到感興趣的東西,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
並為他們參與全球人才選拔和競爭,做好準備。
對於雲谷的老師,老師必須懂得激發孩子的興趣,樹立孩子的自信。

現在的很多家長對老師、對學校的期望都太高了,
把孩子的教育,全寄託給學校,這是不對的。
“教”和“育”是兩個概念,教授知識的主體肯定是老師,是學校,
但在培養文化上,除了老師和學校,家長、家庭也必須參與進來,而且還必須以家長為主,
孩子放學後,不用你幫著做數學、補語文,而是用一個小時,陪孩子玩,
可以是音樂、體育、美術,孩子喜歡的是什麼,家長就陪孩子玩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