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得到-企管-NASA登月的6點成功經驗

出處:NASA登月的6點成功經驗


這條音頻來給你說說,
企業如何實現一個因為技術難度太高、風險太大而不太可能實現的項目。

2015年,谷歌啟動了一個看似不太可能實現的項目,
用無人機實現Wi-Fi覆蓋地球,今年初,這個項目失敗了。
前不久,美國新聞聚合網站Outside.in的聯合創始人約翰·杰拉奇(John Geraci)
在《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認為,谷歌可以參考美國宇航局NASA在執行登月任務,也就是阿波羅計劃中的成功經驗。
這套經驗對於那些高技術、高風險的創新項目同樣有借鑒價值,
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一個不太可能實現的計劃,杰拉奇從中總結了6點經驗。

第一點,利用現有的資源,不要從零開始。
你可能會以為,做重大的創新項目,就是要在一張白板上走出一條新道路。
但是約翰·杰拉奇提到,當美國總統肯尼迪制定阿波羅計劃時,
NASA其實已經開展了兩年的載人航天研究,
被命名為“水星計劃”的項目剛剛把宇航員送入了太空。
早期的阿波羅計劃,就是水星計劃的後續。
水星計劃使用的飛船隻能繞著地球飛,搭載一名宇航員,
而計劃中的阿波羅飛船能搭載三名宇航員,也許還可以登月。
實際上,阿波羅計劃從來就不是從零開始,
肯尼迪總統只是引導、利用現有的資源,投入到了一個更偉大的任務上。

第二點,把決定權留給最接近挑戰的人。
你肯定接觸過各種任務,往往越是複雜的任務,要想表達它就越困難。
但是,當肯尼迪制定阿波羅計劃的目標時,他僅僅說道:
把一個人放在月球上,再讓他安全回來,十年內做到。
除此之外,他沒有提出任何限定。為什麼不要設置限定呢?
約翰·杰拉奇提到,要把問題留給最接近問題的人。
在計劃實施中,每一步決策都是NASA員工充分討論的結果。是從地球發射載人飛船嗎?
還是在太空中完成宇航員的搭載?是由飛船發送單獨的模塊著陸月球嗎?
還是整體奔向月球?事實是,阿波羅計劃選擇將決定權留給最接近挑戰的人。


第三點,用小步驟服務大想法。
我們現在都講“小目標”,其實阿波羅計劃也是這樣。
它被分解成了23個獨立的,小型的任務,
每個任務都有自己的團隊、路線圖、目標、獨立的成敗。
這麼做的好處是,NASA可以具體評估每一小步的結果,
同時在它們之間設置防火牆,把小任務發生故障時對整個計劃的影響降到最低。


第四點,隨時隨地的投資回報。
肯尼迪從一開始就很清楚,
雖然阿波羅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在太空競賽中擊敗當時的對手蘇聯,
但是,這筆投資不能只在最後才獲得回報。
阿波羅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一步步催生了計算機、微波雷達、合成材料等高科技產業,
甚至我們平時用的刷卡機內部的軟件,就來自阿波羅計劃。
這種隨時隨地的投資回報,強化了美國的優勢,有效地讓項目無阻力前行。


第五,不要單幹。
NASA為了執行阿波羅計劃僱用了大約3.4萬人,但是,這只是冰山一角。
在外邊,有超過12000家公司參與了項目的實施,
單是發射用的火箭就由三家不同的公司建造。
NASA利用每一個合作夥伴建立了廣泛的專家庫,
從外部獲得了最好的專業知識,打造了自己的核心能力。


最後一點,不斷與外界溝通。你以為NASA是一個關起門來的政府機構麼?
也許是,但是在它進行阿波羅計劃的時候,它將自己轉變成一個公共關係和營銷的機器,
不僅利用自己的力量,還利用像IBM、波音公司這樣的合作夥伴來宣傳自己。 
NASA對這件事情的理解是:作為利益相關者的美國納稅人,他們需要了解任務的進展。
果然,民眾對阿波羅計劃非常支持。約翰·杰拉奇藉此強調,
如果你也想做自己的登月計劃,確保向最重要的人講述你的故事。


以上就是約翰·杰拉奇分享的NASA經驗,
他最後說,如果回顧我們這個時代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偉大項目,
例如iPhone、亞馬遜網路服務系統、SpaceX,
他們的成功絕不是靠奇蹟般地掌握了天降技術,而是無一例外採取了以上類似的工作方法。


總結一下:利用現有的資源,不要從零開始、把決定權留給最接近挑戰的人、
用小步驟服務大想法、隨時隨地的投資回報、不要單幹,以及不斷與外界溝通。

以上觀點,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Harvard Business Review: What YourMoonshot Can Learn from the Apollo Program音頻稿:陸音
講述:鄭磊

------------------------
主旨:
2015年,谷歌啟動了一個看似不太可能實現的項目,
用無人機實現Wi-Fi覆蓋地球,今年初,這個項目失敗了。
前不久,美國新聞聚合網站Outside.in的聯合創始人約翰·杰拉奇(John Geraci)
在《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他認為,谷歌可以參考美國宇航局NASA在執行登月任務,也就是阿波羅計劃中的成功經驗。
1. 利用現有的資源,不要從零開始
2. 把決定權留給最接近挑戰的人
 當肯尼迪制定阿波羅計劃的目標時,他僅僅說道:
 把一個人放在月球上,再讓他安全回來,十年內做到。
 除此外,他沒有提出任何限定。為什麼不要設置限定呢?要把問題留給最接近問題的人。
3. 用小步驟服務大想法
 NASA可以具體評估每一小步的結果,同時在它們之間設置防火牆,
 把小任務發生故障時對整個計劃的影響降到最低。
4. 隨時隨地的投資回報
 雖然阿波羅計劃的最終目的,是在太空競賽中擊敗當時的對手蘇聯,
 但是,這筆投資不能只在最後才獲得回報。
 阿波羅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一步步催生了計算機、微波雷達、合成材料等高科技產業,
 甚至我們平時用的刷卡機內部的軟件,就來自阿波羅計劃。
 這種隨時隨地的投資回報,強化了美國的優勢,有效地讓項目無阻力前行。
5. 不要單幹
6. 不斷與外界溝通

 NASA進行阿波羅計劃時,將自己轉變成一個公共關係和營銷的機器,
 不僅利用自己的力量,還利用像IBM、波音公司這樣的合作夥伴來宣傳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