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幾種影響決策的視覺偏好
這條音頻說的是,我們在屏幕上做出的各種決定,可能不是理性決策。
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獲取信息要通過各種屏幕,像電腦、手機、電子書等等。
雖然信息更多,但我們會忽略重要的信息,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有本新書《屏幕上的聰明決策》,作者有兩位,
一位是行為經濟學家,專注研究網絡行為;另一位學的是神經科學。
這兩位作者在書裡詳細分析了,屏幕是怎麼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影響我們的決定的。
我來給你轉述一下部分內容。
書裡說,人的視覺系統存在幾種無意識的偏好,
這些偏好直接影響到我們在屏幕上做出的決策。詳細來說說。
第一個偏好叫中區偏見,指的是我們更重視屏幕中心的圖像。
舉個例子,研究者做了個實驗,在電腦上顯示一些零食的照片,
然後讓受試者選出最想吃的零食。
當屏幕上有9個選項,排列成一個正方形的時候,99%的受試者一開始會盯著中間那種零食。
最後60%的人更願意選中間那個,不管它是什麼零食。
這個結論可以應用在電商平台,如果他們想主推哪種商品,把它放在屏幕中心就好了。
書裡還舉了一個情報分析的例子。
情報分析員需要一直盯著衛星圖片看。因為中區偏見,他們會忽略屏幕邊緣的內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情報機構通常會把一張圖片分成更小的四張,然後讓更多的情報人員仔細査看。
但是每張更小的圖片會出現新的容易被忽視的邊緣,視覺盲區反而增加了。
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有這麼個辦法,就是把相關圖片分成一系列部分重疊的圖片
,讓一張圖片的邊緣處在另一張圖片的中心位置。
這樣來消除邊緣,確保圖像的每個部分都在情報員的視線中心區域。
中區偏見還會影響我們在實際生活裡的消費決策。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心理學家觀察了消費者在超市裡的行為,
發現消費者從貨架上選擇商品時,如果有四排完全相同的商品,
71%的消費者會選擇中間兩排的商品,比正常的隨機概率高出了21%。
所以,各個品牌總是不惜代價想要出現在超市的中間貨架上。
第二個偏好叫視覺顯著性變化偏好。
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更容易看到某些東西,就更容易選擇這些東西。
研究者也做了一個實驗,還是讓人從一堆零食裡選出自己最喜歡的。
他們設計了不同的挑選方式,一種是調節光線,有的零食更容易被看見;
另一種是調節時間,有的零食出現的時間更長。這種視覺變化直接影響了人們最後的選擇。
比如,你本來更喜歡可比克薯片,
但如果你在屏幕上更容易看到樂事薯片的包裝,就更有可能選擇樂事薯片。
接下來說第三個偏好,叫視覺運動偏見,
意思是說,橫向顯示的信息比縱向顯示的信息對最終的決策影響會更大。
研究者還做了一個實驗,讓受試者上網站選電腦。
電腦的信息有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讓產品型號橫向顯示,
一種是讓產品屬性,比如價格、操作系統、保修情況等信息橫向顯示。
這兩種呈現方式對用戶的影響不一樣。橫向的信息是什麼,用戶就更關注什麼。
這給商家帶來什麼啟發呢?
就是在設計商品信息的呈現方式時,把更重要的細節橫向呈現,能吸引更多注意力。
簡單總結一下,我們的視覺系統存在先天的偏好,這些偏好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方式。
商家會利用這些偏好,引導我們做出一些消費決策,
看上去是我們自己的決定,實際上並不是理性的。
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屏幕上的聰明決策》
音頻稿:曾翔
講述:顧一菲
----------------------
主旨:
1. 中區偏見
舉個例子,當屏幕上有9個選項,排列成一個正方形的時候,
99%的受試者一開始會盯著中間那種零食。最後60%的人更願意選中間那個,
不管它是什麼零食。這個結論可以應用在電商平台,
如果他們想主推哪種商品,把它放在屏幕中心就好了。
另一個例子關於情報分析,
情報分析員需要一直盯著衛星圖片看。因為中區偏見,他們會忽略屏幕邊緣的內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情報機構通常會把一張圖片分成更小的四張,
然後讓更多的情報人員仔細査看。
但是每張更小的圖片會出現新的容易被忽視的邊緣,視覺盲區反而增加了。
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有這麼個辦法,就是把相關圖片分成一系列部分重疊的圖片,
讓一張圖片的邊緣處在另一張圖片的中心位置。
這樣來消除邊緣,確保圖像的每個部分都在情報員的視線中心區域。
中區偏見還會影響我們在實際生活裡的消費決策。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心理學家觀察了消費者在超市裡的行為,
發現消費者從貨架上選擇商品時,如果有四排完全相同的商品,
71%的消費者會選擇中間兩排的商品,比正常的隨機概率高出了21%。
2. 視覺顯著性變化偏好
研究者也做了一個實驗,還是讓人從一堆零食裡選出自己最喜歡的。
他們設計了不同的挑選方式,一種是調節光線,有的零食更容易被看見;
另一種是調節時間,有的零食出現的時間更長。
這種視覺變化直接影響了人們最後的選擇。
3. 視覺運動偏見
橫向顯示的信息比縱向顯示的信息對最終的決策影響會更大。
這條音頻說的是,我們在屏幕上做出的各種決定,可能不是理性決策。
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獲取信息要通過各種屏幕,像電腦、手機、電子書等等。
雖然信息更多,但我們會忽略重要的信息,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這是為什麼呢?
最近有本新書《屏幕上的聰明決策》,作者有兩位,
一位是行為經濟學家,專注研究網絡行為;另一位學的是神經科學。
這兩位作者在書裡詳細分析了,屏幕是怎麼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影響我們的決定的。
我來給你轉述一下部分內容。
書裡說,人的視覺系統存在幾種無意識的偏好,
這些偏好直接影響到我們在屏幕上做出的決策。詳細來說說。
第一個偏好叫中區偏見,指的是我們更重視屏幕中心的圖像。
舉個例子,研究者做了個實驗,在電腦上顯示一些零食的照片,
然後讓受試者選出最想吃的零食。
當屏幕上有9個選項,排列成一個正方形的時候,99%的受試者一開始會盯著中間那種零食。
最後60%的人更願意選中間那個,不管它是什麼零食。
這個結論可以應用在電商平台,如果他們想主推哪種商品,把它放在屏幕中心就好了。
書裡還舉了一個情報分析的例子。
情報分析員需要一直盯著衛星圖片看。因為中區偏見,他們會忽略屏幕邊緣的內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情報機構通常會把一張圖片分成更小的四張,然後讓更多的情報人員仔細査看。
但是每張更小的圖片會出現新的容易被忽視的邊緣,視覺盲區反而增加了。
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有這麼個辦法,就是把相關圖片分成一系列部分重疊的圖片
,讓一張圖片的邊緣處在另一張圖片的中心位置。
這樣來消除邊緣,確保圖像的每個部分都在情報員的視線中心區域。
中區偏見還會影響我們在實際生活裡的消費決策。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心理學家觀察了消費者在超市裡的行為,
發現消費者從貨架上選擇商品時,如果有四排完全相同的商品,
71%的消費者會選擇中間兩排的商品,比正常的隨機概率高出了21%。
所以,各個品牌總是不惜代價想要出現在超市的中間貨架上。
第二個偏好叫視覺顯著性變化偏好。
意思是說如果我們更容易看到某些東西,就更容易選擇這些東西。
研究者也做了一個實驗,還是讓人從一堆零食裡選出自己最喜歡的。
他們設計了不同的挑選方式,一種是調節光線,有的零食更容易被看見;
另一種是調節時間,有的零食出現的時間更長。這種視覺變化直接影響了人們最後的選擇。
比如,你本來更喜歡可比克薯片,
但如果你在屏幕上更容易看到樂事薯片的包裝,就更有可能選擇樂事薯片。
接下來說第三個偏好,叫視覺運動偏見,
意思是說,橫向顯示的信息比縱向顯示的信息對最終的決策影響會更大。
研究者還做了一個實驗,讓受試者上網站選電腦。
電腦的信息有兩種呈現方式,一種是讓產品型號橫向顯示,
一種是讓產品屬性,比如價格、操作系統、保修情況等信息橫向顯示。
這兩種呈現方式對用戶的影響不一樣。橫向的信息是什麼,用戶就更關注什麼。
這給商家帶來什麼啟發呢?
就是在設計商品信息的呈現方式時,把更重要的細節橫向呈現,能吸引更多注意力。
簡單總結一下,我們的視覺系統存在先天的偏好,這些偏好影響著我們的思考方式。
商家會利用這些偏好,引導我們做出一些消費決策,
看上去是我們自己的決定,實際上並不是理性的。
以上內容,供你參考。
本文源自:《屏幕上的聰明決策》
音頻稿:曾翔
講述:顧一菲
----------------------
主旨:
1. 中區偏見
舉個例子,當屏幕上有9個選項,排列成一個正方形的時候,
99%的受試者一開始會盯著中間那種零食。最後60%的人更願意選中間那個,
不管它是什麼零食。這個結論可以應用在電商平台,
如果他們想主推哪種商品,把它放在屏幕中心就好了。
另一個例子關於情報分析,
情報分析員需要一直盯著衛星圖片看。因為中區偏見,他們會忽略屏幕邊緣的內容。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情報機構通常會把一張圖片分成更小的四張,
然後讓更多的情報人員仔細査看。
但是每張更小的圖片會出現新的容易被忽視的邊緣,視覺盲區反而增加了。
這個問題怎麼解決呢?有這麼個辦法,就是把相關圖片分成一系列部分重疊的圖片,
讓一張圖片的邊緣處在另一張圖片的中心位置。
這樣來消除邊緣,確保圖像的每個部分都在情報員的視線中心區域。
中區偏見還會影響我們在實際生活裡的消費決策。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心理學家觀察了消費者在超市裡的行為,
發現消費者從貨架上選擇商品時,如果有四排完全相同的商品,
71%的消費者會選擇中間兩排的商品,比正常的隨機概率高出了21%。
2. 視覺顯著性變化偏好
研究者也做了一個實驗,還是讓人從一堆零食裡選出自己最喜歡的。
他們設計了不同的挑選方式,一種是調節光線,有的零食更容易被看見;
另一種是調節時間,有的零食出現的時間更長。
這種視覺變化直接影響了人們最後的選擇。
3. 視覺運動偏見
橫向顯示的信息比縱向顯示的信息對最終的決策影響會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