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得到-外史-為什麼美國不禁槍

文章出處:為什麼美國不禁槍

前不久,美國奧蘭多又發生了一場槍擊案,震驚了全世界。
這麼多年來,美國大大小小的槍擊案真的是沒少發生,
那就有人問了,槍總是惹事,美國為啥就不禁槍呢?
最近,公眾號“北美留學生日報”發了篇文章,解釋了這個問題。

先來說說槍,對美國的文化和歷史到底有啥特殊的意義。
首先,很多人都說,這槍啊,最能夠體現美國人的特點:野性、剛強、放蕩不羈。
就和漢堡、熱狗、搖滾樂這些東西一樣,槍早就成了美國的招牌。
還有,美國能獨立,美國的西部開發,靠的也都是槍。
所以說槍已經不僅是美國人性格的代表了,也是政權的代表。
這些膚淺的意義難道就是美國不禁槍的原因嗎?
當然不是。美國不禁槍,總結起來有一下三點原因:


第一,對美國人來說,槍,與其說是一種工具,倒不如說是一種權利的保障
當初憲法之所以把槍支合法化,是因為美國人民要相對於政府保有自己的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政府的權利過渡擴張,
危害到了自己的自由和權益,老百姓就有權利拿起武器對抗政府
所以,美國人的槍口,一方面對準的是敵人,另一方面也對著政府,防止它為非作歹。
所以在美國,武器是公民權的一部分,要禁槍就是要剝奪公民權、修改憲法。
而如果一旦槍支被禁了,公民的其他權益也有受到威脅的風險,
甚至可能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把憲法從神壇上拉下馬。
所以,美國的百姓是不會允許禁槍的。


第二,美國地廣人稀,警力嚴重不足
所以對很多地區來說,擁有槍支是保護自己最有效的方案。
美國的人口只有中國的1/4,但是可用的國土面積將近中國的一倍。
這種現狀就造成了兩個問題:
第一,單位面積內警力部署不夠;
第二,警察出警時間長、速度慢。
拿我們中國的西北部來舉例子,從人口密度上來說,
美國的絕大部分地區和咱們的新疆內蒙幾乎一樣。
而事實上,我國內蒙青海的一些地區也正是因為警力沒法兒大面積覆蓋,
也適當地允許牧民擁有槍支來自我保護。


第三,也是大多數反對禁槍的人經常強調的一點,那就是槍支的威懾作用
咱老祖宗孫子就說了:”不戰而屈人之兵“,這講的啊就是威懾的作用。
曾經有人對美國監獄裡的罪犯做過調查,很多罪犯採訪時就說:
如果知道潛在的受害人可能有槍,他們一般就會打消犯罪的念頭。
要是全面禁槍了,罪犯就不會懷疑你家裡藏著槍,
於是就更加肆無忌憚地頻繁光顧了,吃虧的很有可能是你自己。
根據警察局的記錄,美國每年大約有250萬公民用槍嚇退了犯罪分子,
其中大約30%的人都相信,如果當時沒有槍,他們很可能就遇難了。
美國還出版過一本書,書裡記錄了一項對2000多人進行的調查,
調查結果是:98%的衝突裡,只要出示槍支,不需要開槍就可以平息爭端。
所以說槍支的威懾效果遠遠大過於它的實際效果


第四,不禁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必要禁槍。
因為首先,美國人買槍是要通過嚴格的審查的,
不能有精神病史、犯罪前科,同時要經過培訓,通過了才有買槍的資格。
最後,還要有持槍證,才允許帶槍出門。那犯罪分子的槍是哪來的呢?
肯定不是一步一步通過考核拿到的,要嘛找人替自己買的,要嘛到黑市上買的
所以如果禁槍,普通老闆姓肯定會失去保護自己的武器,
但是犯罪份子還是能夠想盡一切辦法,把黑槍搞到手。
所以禁槍,只會讓普通的美國公民更加不安全。
問題的根源還在於政府怎麼能夠有效的控制非法槍支。

所以你看,要減少槍擊案,
不能單純地以為禁了槍就可以,沒看到事情的本質,盲目決策,很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本文源自:公眾號“北美留學生日報”(禁槍為什麼在美國不現實)
稿:胡雨薇
轉載:得到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得到-語言-語言可以改變你的思維方式

文章出處:語言可以改變你的思維方式


今天,咱們全世界有將近7000種不同的語言,那些能講許多不同語言,
能在不同人群中無縫對接、自由交談的人,相信你也一定挺羨慕的吧?
但是,不知道你想過沒,學習一門新的語言,
除了給予我們一種新的溝通工具,對我們的思維習慣也會有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最近,“科學人”雜誌就登了一篇文章,
聽我給您講完這篇文章,您就會知道,
語言除了有溝通的作用,還能對我們的思維模式產生重大的影響,真是一聽嚇一跳呢。


首先啊,世界上許多語言,它們的區別真的是非常大。
比如說,當描述“自己”這個詞時,咱們的漢語就比英語複雜得多。
除了“我”可以用來形容自己以外,
還可以用“本人”啊、“老子”呀、“寡人”啊、“微臣”​​啊……簡直五花八門。
其中不僅能夠體現出“自己”這個概念,還能表達出個人的態度、身份甚至性別。
而在南美洲的亞馬遜地區,有一種當地的語言甚至沒有數字的概念。
你讓當地人說自己多少歲了,他們只會用“一些”或者“很多”回答你。

一個自然而然的問題是,語言之間這麼大的差異,
使用它的人會不會也在思考方式上受到影響呢?答案還真是的。
比如說,在澳洲北部有一個小部落,
他們的語言中就沒有“前後左右”這樣的詞語,而只有“東南西北”這些方位詞。
所以他們生活中事無鉅細都得用具體的方向來表達,
比如“勺子放在碗的南邊”,“媽媽北邊的小男孩是我哥哥”。
這種聽起來十分奇特的表述,在他們生活中經常用到。結果科學家們發現,
這些部落的人們方向感極佳,就跟自帶了生物羅盤一樣
讓他們閉上眼然後隨便拉著他們的手指一個方向,他們都能立刻說出手指的方位。

此外,語言對人們的記憶也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在英語裡,對於做事情的人或者主體是很強調的。
即使一件事情是意外發生的,英語也習慣指出導致這件事情的原因
而相比之下,西班牙語或者日語描述意外事件則含蓄得多
比如西班牙語會說“花瓶打碎了”,或者乾脆說“花瓶自己碎掉了”,
而掩蓋掉意外打碎花瓶的人或物。
結果科學家們測試發現,讓說英語的人和說西班牙語的人同時觀看一起意外事件,
一段時間後,說英語的人能具體回憶出是誰導致的意外,而說西班牙語的人則健忘得多


語言還會影響到人們的學習能力。比如咱們的漢語特別強調數字的十進制,
咱們說幾十幾啊,或者幾百幾十幾啊,幾乎都能很規範地跟阿拉伯數字對應上。
而相應地,咱們中國的孩子們在對十進制的理解也更快一些。
還有一些語言特別強調性別,不僅貓貓狗狗、凳子、椅子都分陽性陰性,
就連“你”這個詞也根據不同性別有不同表述。
結果科學家們發現,使用這些語言的孩子們也能更早地認識到自己的性別

所以回到最初的問題,對於會講多種語言的人,他們真的只是多了一種溝通工具而已嗎?
顯然不那麼簡單,那些使用不同語言的人,
隨著使用語言的不同,對事物的認知也會發生改變。
他們相比於普通人可能會擁有更好的方向感、數字感,甚至對事情的記憶也不太一樣。
此外,即使是同一種語言,不同的表述對人們的態度也有不同的影響。
比如,如果告訴你說,你家寶寶再過18年就要高考啦;
或者說,你家寶寶再過6570天就要高考了;
哪種情況下你更容易為孩子上大學提前準備呢?
結果表明,後者的父母更容易感受到子女成長的迫切感,從而開始存錢。
你看,語言習慣本身也會影響到人們的思考方式。

所以呀,學習一門語言真的不僅是多了一種溝通工具這麼簡單,
今天我們有許多翻譯工具,手機和電腦也使得我們對學習語言不那麼迫切。
但是,學習一門新的語言依然有著遠高於溝通本身的意義,
它能給我們打開一扇理解其他文化的窗口,並且塑造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本文源自:科學人(語言如何形塑思考)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得到-風俗-嘲笑中國人吃皮蛋?你沒資格!

文章出處:嘲笑中國人吃皮蛋?你沒資格!


很多剛來中國的外國人啊,總覺得中國人特別喜歡吃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比如雞血、鴨血、皮蛋,還有蟹黃。在他們看來,那不就是成年螃蟹的性腺嗎?
連這個也吃?真沒文化!

他們覺得我們吃這些就是沒文化,真是沒什麼道理。
因為在現代食品工業出現之前,
食物匱乏的歐洲人,也是逮啥吃啥,而且比我們吃的還怪呢。
今天啊,我們就來看看,在他們的餐桌上,究竟都擺過些啥玩意兒。


早在古羅馬時期,《羅馬帝國艷情史》這本書裡就記載了貴族們奢侈糜爛的形象。
據說當時啊,一場完整的貴族宴會,得花費十個小時。
餐桌上會出現松鼠、火烈鳥的舌頭、牛的睾丸、鴕鳥的腦子之類的東西。

然後是“硬菜”,
比如用牛奶餵養的蝸牛配上酸甜醬啊,榛睡鼠蘸蜜汁罌粟籽啊,還有蛋糊裹袖珍鶯鳥啊。
這裡面最硬的主菜,是一道叫做“特洛伊式燒烤”的菜,
它是用在烤牛裡包著羊、豬、公雞、小雞、鳥這些東西做成的,
而主人家提供的餐後小吃,可能是醃兔胎。這麼多菜,吃撐了咋辦?
不用急,出門左拐就有專門的嘔吐池,摳摳喉嚨吐乾淨了,回來繼續吃。


在這種令人感到不舒服的奢靡中,基督教興起了。
基督徒對吃這件事,向來都是非常嚴苛的,絕對禁止奢華。
然後是中世紀,一個宗教統治的年代,
因為世界上大部分主流宗教都反對無節制的飲食,所以很容易想像,
在中世紀,人們很難成為吃貨,甚至還有人因為宗教原因,
一輩子只吃有限的幾種東西的,比上面提到的那些更奇葩。
比如,中世紀有個著名的聖女,她大半輩子都只吃蜘蛛和貓的嘔吐物。
她還說,這樣的飲食能讓自己的靈魂熾熱起來,
希望她不是因為太餓產生了幻覺,大部分民眾並沒有她那麼厲害。

莎士比亞和達·芬奇都用手抓飯、蒙田會因為吃得太急而咬到手的年代,
這一切都和我們如今的想像很不一樣。
比如說英國農村吧,14世紀之前,這個國家的人吃得特別的單一,
富農偶爾吃小麥,中農吃燕麥、大麥、黑麥,貧農吃西北風
而且穀物的加工方式也很單一,只有麵糊和麵餅這兩種選擇,
不僅硌牙,還特別適合做武器和盤子。那條件咋就這麼艱苦呢?
因為當時糧食產量有限啊,而想要吃精磨的麵粉,就會損失不少能填飽肚子的麩皮
你要是問故事書裡常有的那種,加了牛奶、蜂蜜和香草的白麵包去哪了?
告訴你吧,那個時候,這玩意就連國王都沒吃過幾次,那可是聖物


說完了主食,我們再說說配菜。
肉類作為當時難以保存的稀罕物,在歐洲大多都被變成了風乾肉。
說起來可怕,一塊風乾肉的保存時間,甚至比當時人的壽命都長。
一直到大航海時代,水手們還能吃到一個世紀前的風乾肉,據說味道跟木乃伊差不多
當然,這說的是平民。那貴族呢,他們只喜歡香料,
據說歐洲貴族當時90%的食譜都需要用到香料,並且不標明用量,
這就為貴族“炫富”留下了巨大的空間。
比如說在15世紀,白金漢公爵家,一年就用掉了143公斤胡椒和88公斤薑。
這說明那個時候越是尊貴的人,盤子裡的胡椒就越多。
還有飲料,據說喝中世紀的啤酒,就像是在吞一根針,得閉著眼睛憋著氣才能灌得下去

中世紀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時間處於齋戒期,不能吃肉,但還好,魚不算肉
所以,當十三世紀的英國王室偶然吃到了七鰓鰻,從此就再也看不上別的什麼魚了,
搞得全國上下都在搜羅七鰓鰻進貢。
要說這種魚,現在的人看到了它的尊容,都得被嚇個半死,哪還有勇氣吃。

所以,假設中世紀一直延續下來到今天,你是絕對不敢帶妹子或者客戶去吃西餐的。
好在工業革命改變了這一切。到19世紀初,罐頭技術開始普及,防腐劑也應運而生,
儘管這種東西現在飽受非議,但是我們要知道,沒有防腐劑,就不可能有現在的大型超市。

從那時候起,新的吃食開始出現了,
什麼糖啊、巧克力啊、咖哩、辣椒、土豆、熱帶水果啊都紛紛爬上了餐桌。
與此同時,技術革新也帶來了穀類食物的升級換代,
什麼通心粉啊、壓縮乾糧呀,五花八門的。
農藥化肥的使用也讓糧食產量增加了不少,穀物的普及挽救了很多飢餓的人。
可現如今呢,呼籲回歸傳統農牧業的聲音卻越來越大了,結合上面我們說過的,
想一想就知道,人口增加了那麼多,要真回歸土法耕作,恐怕到最後,連土都沒得吃了。

下回要是再有老外因為吃的東西嘲笑我們沒文化,你就可以底氣十足的告訴他,
回家吃你的七鰓鰻去吧。嘲笑我們,你沒這資格!

本文源自:公眾號“壹讀”(幾百年前,歐洲人根本沒資格嘲笑中國人吃皮蛋)
稿:刁敏桓
轉載:得到

❤得到-生物-人的正常體溫為什麼是37度

文章出處:人的正常體溫為什麼是37度

文長,僅作摘要:

1. 恆溫在生存競爭中也意味著好多優勢。
 比如,它可以有效提高動物的運動能力,幫助它們捕捉獵物、保衛自己的生存領地,
 還能增加動物體內酶的活性

2. 人體之所以要保持37攝氏度的恆溫,目的很可能是為了抵禦那些致命的真菌
根據研究,在過去近十億年​​的時間裡,真菌才是地球生命故事的主角。
它們侵蝕了幾乎所有的物種,直到現在我們都很容易看到,
植物的葉子上有真菌、根部也有真菌;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
身上都攜帶著數以千計會感染疾病的真菌病原體;
而甲蟲、螞蟻這類昆蟲,也都會培植出真菌……

這位叫卡薩德瓦利的生物學家,通過將近 30 年的研究就發現啊,
跟其他生物沾染的大規模真菌相比,入侵人體的真菌數量,卻少得驚人。
不少真菌,比如念珠菌等等,往往只能生活在免疫系統已經受損的人身上。
雖然它們可能對人造成傷害,但並沒有成為病原體,
最多只能利用人體偶爾出現的弱點來發​​發威。

絕大多數的哺乳類和鳥類,也都很少受到真菌的騷擾。
儘管哺乳動物一般會接觸到超過 4000 種真菌,但只有不到 500 種會出現在它們身上,
而且大部分都不致病。
鳥類的情況也類似。卡薩德瓦利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還發現,
大多數真菌頻繁活動的溫度,是-4℃到30℃,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很多真菌就難以生存。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夠在 37℃以上的環境中存活;
只有 5%的真菌,能夠在41℃的環境下活下來。

卡薩德瓦利還發現啊,對哺乳動物來說,
身體損耗最少、防禦能力最佳的“黃金體溫”是 36.7℃,
這個溫度,恰好跟人類和多數哺乳動物的體溫是一致的
那麼那些體溫比“黃金體溫”略低的少數哺乳動物呢?
研究表明,它們顯然更容易感染真菌。
比如鴨嘴獸,它的體溫在32攝氏度左右,很容易被真菌感染。
還有一個例子是,兔子身上雖然沒有什麼病原真菌,
但是它的睾丸部分比身體別的部分更容易感染,因為這個部位的溫度只有35℃。
這進一步說明,37℃左右的體溫,對真菌是最有抵抗力的。

❤得到-表達-怎樣能成為內容領域的頂尖高手

文章出處:怎樣能成為內容領域的頂尖高手


今天,很多人都在微信和知乎這樣的地方閱讀,內容的價值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只要你的內容足夠好,人們就願意轉發和推薦。
這種變化讓人越來越尊重內容,也有人通過做出好內容獲得了很大的影響力。
那怎麼才能做出真正的好內容呢?
公眾號“三節課”的創始人黃有璨在一篇文章裡,
分享了他對好內容的思考,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第一點,你要用內容和用戶建立“信任感”。好內容或者是好媒體,
它所包含的應該是信息、思想、知識、價值主張等等,而不是單一的資訊
單一的資訊就好像是路邊賣的那種不知名的小點心。
你要是正好路過,正好餓了,也正好有空,可能回去吃,
但吃完之後,你不會對它留下任何印象。
但如果你提供的不只是資訊,而是思想、知識、價值主張等,
你可能會更容易得到用戶們的認可。
這種認可如果長期累積下來,你的用戶就會信任你。
這種信任感是可以轉化到任何東西上的。
所以,如果做內容,盡量不要只做單一的資訊。
或者說,就算你做資訊,背後也應該有你的思想和價值主張。


第二點,用你的內容與用戶交朋友。
如果你想讓用戶信任你,你們的關係最好像朋友那樣。
所以在做內容的時候,你要考慮,在你最好的朋友面前,你會怎麼表現和表達,
然後用這種立場做內容。
黃有璨說,自己在朋友面前是一個性格很鮮明的人,
該哭哭,該罵罵,該笑笑,偶爾還會自黑兩句。
然後他發現,他用這種和自己真實性格差不多的特質做內容的時候,
更容易受到用戶的喜歡和認可。


第三點,要相信內容的價值和力量,不要只是把內容當作一種工具和手段。
要讓用戶認可你的內容,而不是用你的內容吸引用戶眼球。
如果你只是靠吸引用戶眼球,短期流量雖然很高,
但你的個人價值是有一個上限的,且這種上限會到來得很快。
就像有些自媒體大號,通過吸引眼球,短期爆發,流量特別大,
但時間長了,用戶對它的感知其實很弱,很難建立信任的關係。
如果你是靠內容讓用戶認可你,那就不一樣了,
這時候你的價值會越來越大,隨著時間的變化,認可你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

再比如標題黨的問題。標題的作用,其實是給用戶提供一種對內容的預期,
所以標題可以適度放大一些內容價值,但絕對不能過度放大。
假如你的文章70分,你用標題放大到75分或者80分沒問題,但不要為了點擊量渲染成100分
這就等於你給了用戶一個沒辦法兌現的預期,肯定會傷害用戶。
一旦被標題檔騙了幾次,用戶就不會再信任你的內容了。


第四點,
讓自己更有節制,讓你做的內容更符合你的本心,盡量多做自己喜歡和相信的內容。
不要逢迎討好,也不要一味自High吹牛。
黃有璨做三節課的時候,會很認真地寫很多長篇大論的文字,他不太喜歡短平快的段子。
很多人就和他說,現在都是讀圖時代了,到處是短視頻、​​各種段子,
這種長篇大論根本沒人看。
但黃有璨還是堅持寫,動不動就三四千字。
因為他小時候被很多認真的文字打動過,
所以他相信這種認真表達的力量是不可替代的。
既然文字能打動自己,肯定也能打動和自己一樣的人

重要的是,在這種狀態下,你是“合一”的,心裡不會搖擺,更容易做出好內容。
舉個例子,
同樣轉載一篇內容,有人會加上很多自己的解讀,
會按照自己的習慣來排版,但有人卻只是簡單地複制粘貼。
前者的內容,能讓用戶感覺到人的存在,
但後者就沒辦法給用戶感知,就算用戶有感知,也是對原作者的認可,和轉載的人沒關係。
所以其實做內容的人就是做自己,如果你展現的不是真實的自己,讓用戶怎麼相信你呢?


總結一下,如果你想在內容上做出一點兒事情來,
要相信內容的價值和力量,而不要只是把內容當成一種工具和手段。
你可以用內容與用戶交朋友,每次做一篇內容,或推荐一篇內容的時候,
你可以想想,如果你面對的是你最好的朋友,你是不是願意把這個內容推薦給他?
而且你要有節制,做的內容要符合自己的本心,多做自己喜歡的內容。


本文源自:公眾號“三節課”(標題黨、段子手們為何都很難成為內容領域的頂尖高手?)
稿:亞平寧
轉載:得到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得到-心理-移民為什麼更愛國

文章分享:移民為什麼更愛國


前幾天,在微信公眾號“壹讀”上看到一篇文章,
談了個很有意思的話題,說移民為什麼更愛國。
咱們可能都注意到這種現象了,很多人在國內的時候,老是抱怨這不好、那不好。
但是一旦移民到了國外,卻開始表現出強烈的愛國心態,
說祖國這兒也好、那兒也好,跟之前那種抱怨和不滿的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相信大家對這種現像都有所體會吧。
可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移民之後更愛國這種現象呢?原因不在乎以下幾點。


首先,不管你在國內多麼精英,但是到了一個新的國家,就成為了非主流
也就是說,移民之後,你就變成了邊緣人
不論一個國家多麼開放,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想要融入主流社會,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比如說,在美國,
失業之後要想重新找到工作,白人平均要花20週;非洲裔需要27週;而亞裔需要將近30週。
再比如說,亞裔學生想要被美國最頂尖的大學錄取,
那考試成績至少得比其他族裔高出140到150分。

這種情況下,你不被國外的主流文化所認可,所以就只能不斷強化對自己本來身份的認知,
對“中國人”這個身份的認同,就會比在國內時強得多。

出於本能,這些邊緣又弱勢的移民往往還會聚居在一起,就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唐人街。
除了唐人街,世界各地還有許多有趣的移民聚居區,
就比如說中亞的東干人,他們其實是陝西回民的後裔,
在清朝同治年間來到了中亞,也就是今天的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一帶。
在異國他鄉,他們就形成了非常穩定的群體,到今天還保持著陝西方言、飲食和嫁娶風俗。隨著這些移民聚居區的形成,一個個相對內向而且封閉的環境也就形成了
,這就讓移民融入當地的動力和能力都減弱了。
與此同時,他們原本的觀念、習慣和對自己族群的認同卻一點點地在加深,
所以也就會變得比在國內時更愛國。

移民變得更愛國的第二個原因是,“愛國”變成了他們的一種利益訴求
有個流傳非常廣的故事,說上世紀60年代有一天,一位南非的華僑去坐公交車。
按照當時種族隔離的規定,黃種人只能坐後排。
但是司機卻跟他說:“你不用坐後排了,可以做前排。”這個華裔非常詫異。
緊接著,司機連忙解釋說:“昨天中國爆炸了原子彈,能造出原子彈的民族當然是優等民族。
從今天起,中國人可以坐前排。”當然,後來這個故事已經被闢謠了,
裡面有很多演繹的成分,但它卻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移民希望母國更加強大繁榮,
因為母國的強大能夠使生活在國外的自己獲得更高的社會評價

你看,咱們中國人都好面子,移民不也一樣嗎?
他們希望祖國的強大能夠給自己長臉,然後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在他們眼裡,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甚至是教育、醫療資源不均等國內現實問題,
都跟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當然也就不會抱怨和批評
所以你就會發現,在國家舉辦類似於奧運會和世博會這樣盛事的時候,
這些移民表現出的愛國情緒明顯會更高一些。

最後,移民更愛國的第三個原因,叫遠程民族主義
這個詞兒聽起來挺玄乎的,
最早是由《想像的共同體》這本書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提出的一個概念,
特指這種移民後更加關心、熱愛自己母國的情緒。
安德森就說,你別看移民出國後都愛的深沉,這種情感的很大一部分其實就來自負罪感。
一方面,這些人大多數是母國的精英人士,享受了優質的教育資源
大家想想看,咱們國家的一流高校,每年有多少優秀畢業生留學海外後就移民海外了?
另一方面,他們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離開祖國,內心裡就覺得這是種背叛行為
這樣一來,他們就產生了對母國的一種負罪感。
在負罪感的驅使下,他們當然就會盡力表現得自己有多麼愛自己的國家了。

這下你明白那些已經移了民的精英人士,為什麼每天還吵吵嚷嚷地喊著愛國了吧?
無非就是上面總結的三點原因:
一,他們在國外屬於邊緣群體,要尋找認同感;
二,祖國強大可以給他們帶來利益上的訴求;
三,是一種心理效應,負罪感驅使他們對祖國愛得深沉。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壹讀”(移民為什麼更愛國)
稿:管智爽
轉載:得到

❤得到-外史-日本:家境富裕就能上好大學

文章出處:日本:家境富裕就能上好大學

主旨:
日本雖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然而日本卻沒有科舉制度。
由於此,日本設計出有別於中華大地掄才選拔體制,
它們是什麼,怎麼運作,於本篇有介紹。



高考是好多人都經歷過的一道關卡,
它是大學挑選人才的一種手段,或者​​也可以說是唯一的手段。
許多東亞國家都有類似的制度,日本自古以來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
好多人以為他們和我們有一樣的高考制度,想上好大學,
競爭十分激烈,要經歷地獄般的過程。
但實際上啊,日本的教育制度與其他東亞國家可以說,完全不一樣。
在日本想上大學是很容易的事,
這不是因為近年來日本社會“少子化”的結果,而是從古到今一直就這樣
原因就是,日本自古以來都沒有科舉制度
最近,微信公眾號“大家”的一篇文章,就為我們介紹了日本的高等教育制度,
我們一起聽聽看:


歷史上的東亞各國像朝鮮啊、越南啊、琉球啊都受中國的影響,有科舉制度,
日本反而沒有。即使在儒學蓬勃發展的江戶時期,也沒有科舉。
不單如此,江戶時期的儒學學者還全都反對科舉
比如戶第一大儒就認為科舉和郡縣制是一樣的,
會讓法家的習氣深入到讀書人的骨髓裡,讓讀書變得越來越功利化,
因此對科舉制度特別痛恨。這樣的批判,在日本江戶時期不是個例,而是儒學學者的共識
從根上說,
是因為科舉作為底層人民的上升階梯,在階層分明的日本封建社會舉步難行。
而日本的學者基本全是貴族階級出身,
那肯定就反對科舉制度——為了保護自己的階層利益嘛


那麼,在沒有科舉制度的情況下,日本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有哪些特點呢:

第一,大學的入學方式多元化
在日本啊,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進入各式各樣的大學。
除了一般的考試以外,還可以靠什麼推薦入試啊、AO入試啊、
歸國子女入試啊、系列學校入試、留學生入試啊等等等等千奇百怪的方式進大學。
方式多到讓你眼花繚亂,甚至還要專門去問專業的人,做個報考方案什麼的。

第二,學校數量多,同時又有多元化和自主性
日本的大學相當多,你別看人家地方小,人口也才一億多點,
但人家大學的數量與咱們國家的本科學校數量差不多,
而且這些大學特別多元化,比如按學年可以分4年制的正常大學和2年制的短期大學。
要是按所有制分呢,可以分為國立大學、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
這就讓學校的自主性特別高,
行政和教學上壓根不需要按教育部門的規定來,
招生自己招,考試也行、申請也行、面試也行,完全自己說了算。

第三是日本大學男女有別
日本呢,女性的地位是比較低的,“男主外女主內”是公認的社會準則
一方面,盛產日本政商界精英的大學,比如東京大學這種,女學生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
另一方面,他們專門有女子大學,或者是全是女生的短期大學。
這些大學被稱為“新娘學校”或“淑女學校”,大部分都是人文教養和家政類的專業。
其中有一些全國知名的,理由竟然是特別能培養“賢妻良母”

上面說的這三點啊,是從江戶時期就已經存在的,一直搞到現在。
得虧日本沒有科舉,要不然啊上大學的方式就會很單一化,
學校只有分數高低的差別,分數高就上好學校,分數低就只能上差學校,
培育不出多元化,這樣就算是有私立學校也白搭。
一旦學校不能多元化、不能因材施教了,
那在日本這男女有別的國家,高等教育根本沒法整啊!


最後,這篇文章的作者寫道,恰恰是因為這種多元化,
就讓日本的應屆畢業生和大學之間有一種特別自由的關係。
大學挑選學生,學生也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大學。
除了最普通的考試入學以外,學生還能靠一些特長特招入學,
或是從同一品牌的私立高中直升,又或是依靠學校的推薦保送等等等等一大堆方法。

更像是在自由市場消費,有錢的呢就吃法式​​大餐、滿漢全席;
沒錢的呢也可以吃漢堡、薯條、煎餅果子。
這市場裡五花八門,啥樣的都有,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當然,那些家境殷實、富裕的學生相對就有了更多選擇,學業上也更輕鬆。
家境貧寒的學生呢,就更得靠自己努力、力爭上游

不過歸根結底,
能讓你雙向選擇的市場經濟總比被中央管控、限制自由的計劃經濟更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吧?您覺著呢?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大家”(蔡孟翰:在日本,如果家境殷富就可以上好大學)
稿:luke
轉載:得到

❤得到-理財-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是什麼

文章出處:窮人和富人的區別是什麼

經常有人會感嘆: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實在是太大了,有錢人分分鐘幾百萬賺到手,
可是窮人呢,沒見幾個能做到翻身農奴把歌唱,自己發家致富的,該吃不飽還是吃不飽。
那為什麼大多數窮人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變富呢?
最近,微信公眾號“行動派”發表了一篇文章說,
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模式和富人有以下幾個區別


第一個區別:對金錢的理解不同
窮人在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省錢,因此就忽略了事情的本質
舉個例子:作者有個親戚,家裡買了一台空調,但為了省電費總也捨不得開。
你想啊,南方沒有暖氣,大冬天的還不開空調,
於是呢,全家就都凍感冒了,這才心安理得地把空調打開了。
我們來算筆賬啊,一台空調兩三千塊錢,按照他們家這種省法,
可能用到空調罷工了,電費還趕不上買空調的錢呢。
他們以為自己賺了,實際卻虧了,因為空調買回來,並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你看,窮人們總是容易忽略事情的本質,為了省錢而本末倒置。
而對於富人來說呢,空調讓他們不再受天氣的左右,
給了他們更好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創造出比電費高得多的價值,這才讓空調物盡其用了。


第二個區別是:對時間的理解不同
很多窮人都認為:只要能省錢,花再多的時間都可以
比如說,有人寧願花半個小時在寒風中等公交車,也不願意花十幾塊錢打的;
寧願每天花2個小時做飯,也不願意花幾十塊錢下館子;
寧願花一下午搞衛生,也不願意花錢讓阿姨來打掃。
你看,對於窮人來說,
恨不得自己把每個該花錢的地方都承包了,他們以為自己這樣是省錢了。
其實算下來,反而是成本最高的。
因為一個人的時間是固定的,你用來省錢了,就沒法用來賺錢,
到最後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越沒錢越省錢,越省錢,越沒時間賺錢。
所以,倒不如把這些專業的事情包出去,轉給專業的人來做,效率會成倍地提升。
而省下來的時間,可以做更多自己擅長的事,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第三個區別是:視野不一樣
富人因為富裕,閒暇時間比窮人要多。
因此,他們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受更好的教育,享受各種精神食糧,從中提升自己。
而窮人呢,一般只會嫉妒身邊誰的收入比自己高了,誰幹的活比自己少了。
作者舉了個例子說,他遇到過一些工人,一看到辦公室裡的人閒下來了,就不願意。
因為在他們的視野裡,
這個世界上,只有每天辛勤地勞動,把東西造出來,才是真正的創造價值。
但是事實上,重複、單一的勞動,是最沒有價值的工作
比如:收銀、清潔和流水線的工作,這些工種早晚會被機器人取代的。
聰明人,會想盡辦法,提高自己的水平,離開這個低收入的圈子,
進入價值含量更高的圈子,而不是以不斷生產來要求自己。
但是,大多數窮人在忙完之後,就只想著打牌、喝酒、吃飯、睡覺,
從來沒想過要提升自己,把時間都白白地浪費了,這就是視野上的差距


以上三個就是窮人和富人思維方式上的區別。
另外,文章裡還提到了一點,說有窮人思維的人不僅自己會越來越窮,
還會給身邊的人帶來負面影響。負面影響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就是金錢方面,一個人對自己摳門,對別人也不會好
舉個例子:作者在工廠工作的時候碰到過這樣一個老闆,
辦公室裡放著一台空調,但就算室內溫度達到了40度,老闆也不開,
而是跟員工一起忍受著高溫的炙烤。
這種摳門的情況,其實在製造業是普遍存在的,而一些更醜惡的現象,
比如:拖欠工資啊、沒有福利啊、工作餐難吃啊,基本上也都集中在這個行業。


第二,窮人不僅不珍惜自己的時間,也不珍惜別人的時間
富人群體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話都很少。
這是因為:
他們很珍惜自己的時間,把有效的時間都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了。
而窮人的廢話就特別多、也很愛抱怨,類似“我很難過”啊、“氣死我了”啊、
“那人真是狗眼看人低”啊,之類的廢話,經常掛在嘴邊,
而且常常是抱怨完才說正事兒,甚至有時候根本不說正事。
這樣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又浪費了別人的時間
而對富人來說,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講話就應該言簡意賅、直達重點。


第三,視野的狹窄導致了胸襟的狹窄,更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
作者舉了個例子:在工廠裡,平時發工資的時候,工
人拿了自己的工資後,特別喜歡看看別人拿了多少工資。
比如說:做鞋面的,總喜歡和做鞋幫的比工資,他們會抱怨:
“為什麼同樣是做一雙鞋子,拉幫的就比做面的工資高呢?”
但是他們不知道,整個行業給出的價錢都是這樣的,這是行業規律。
我們都知道:
價格是人與人、人與錢博弈的結果,而市場是很聰明的,它給出的最終定價就是合理的。
而且,老闆也不會傻到多給拉幫的錢,少給做鞋面的錢。
你看,窮人思維讓人的視野和胸襟都變得很狹窄,這樣就很容易產生矛盾和衝突。


所以你看,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導致了窮人思維,而窮人思維會讓你越來越窮。
致富最有效的辦法其實是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讓富人的思維模式指導你走向致富之路。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行動派”(為什麼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
稿:安迪
轉載:得到

2016年6月27日 星期一

❤得到-生物-人為什麼不長毛?

文章出處:人為什麼不長毛?


有一件事不知你注意到沒有,
那就是除了人類以外,自然界好像並沒有類似於馬拉松這樣長距離的比賽,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
因為沒有哪種動物,能像我們人類一樣,經得起這麼長時間不間斷的長途奔跑。
即便是賽馬也不行,它會因為長途奔跑產生的熱量散發不出去,
使大腦受熱崩潰、內臟功能紊亂而突然死亡
另外,就算在自然界以跑得快著稱的獵豹,衝刺距離一般也超不過100米;
獅子呢,更是連100米都懶得跑,
每次衝刺完以後都會大口大口的喘氣。喘氣就是為了散發跑動的時候產生的巨大熱量。
相比之下,在長跑這個領域裡,
狼是個高手,但它對獵物的長距離追殺,一般也都只發生在北方寒冷的草原上。
因為只有在那兒,積聚的熱量才能迅速消散掉。
所以不能長時間、長距離的奔跑,是野生動物的一大通病。
保存熱量散發熱量方面,
所有的野生動物,都面臨著一個有關生死的兩難選擇:
一方面呢,脂肪是重要的熱量來源,但它在燃燒時會產生多餘的熱量,
又必須及時散發掉才行,而它本身又會阻止熱量的散失。

就比如說北極熊吧,它為什麼只能在雪地上慢騰騰地走呢,
就是因為他不能加大運動量,否則就會“中暑”,甚至因此死掉。
你能想像北極熊會被熱死嗎?這就是皮下脂肪和皮毛惹的禍。

所以凡是需要長距離奔跑的動物,首先要處理好散熱的問題,隨便瞎跑,那是要送命的
比如說狗,主要靠伸出舌頭大口喘氣來散熱;
貓的舌頭不長,沒辦法像狗那樣散熱,所以它們就等晚上涼快的時候才出來活動。
動物們還必須學會控制運動量,除非它們遇到了生命危險,否則一般都不會狂奔不已。

相比之下,我們人類的長跑能力,在自然界一直是獨占鰲頭的,
這是因為人的腿長,能邁開的步伐大,膝關節又寬又硬,還有強壯的肌腱,
所有這些“設備”,其實都是為了長跑配備的。
還有人類的臀部,又大又厚,長在那兒,不光是為了坐著舒服,也是跑步時候的重要輔助,
它的強大肌肉,可以反覆拉動大腿前進,同時防止身體向前跌倒。


聽到這啊,你也許就會問了,那為什麼我們人類需要這樣特殊的長跑能力呢?
這主要是因為,遠古時期的人為了養活自己,只能選擇長途追殺獵物
食草動物來說,早期人類的長途追殺是非常可怕的,
他們不偷襲、不隱蔽,也不設陷阱,更不會使什麼像樣的武器。
他們就一招,那就是持續的追趕,直到獵物被活活累死為止。
直到現在,非洲有些部落的人還是在使用這種原始的技術,
他們會盯著一頭鹿連續追趕一天一夜,
只是略微帶上點乾糧,中途不換人、不喝水、也不休息,
一直到把獵物追得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為止。
獵物在人類持續不斷的追擊下,沒時間吃草、喝水,也得不到一丁點兒的休息,
因此一直處於極度的驚恐當中,越是驚恐,消耗的能量就越大。
所以,只要被人類盯上了,就意味著它們已經無路可逃


現代的考古學研究也證實,人類是通過追趕來捕獲獵物的,
早期人類的關節化石磨損情況顯示,他們確實是在不斷奔跑。
更有說服力的是,在人類化石的附近,科學家同時還發現了很多其他動物的化石,
這表明人類當時已經開始集中屠宰獵物,這些肉食主要就來自於狩獵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那種環境,
由於搶奪動物死屍的競爭者實在太多了,人類在這方面又根本不具備什麼優勢。
他們必須得先趕走獅子,然後還要對付成群的鬣狗,
以及天上盤旋的禿鷲,沒有一個是等閒之輩。
所以,對人類來說,與其和它們爭一點殘羹冷炙,還不如自己主動出擊、去追殺獵物。


說了這麼多,似乎我們也還沒回答為什麼人類不長毛這個話題。
人類之所以不長毛,是因為在長跑過程的中,會產生很多的熱量,
而在人類的發源地非洲,陽光又那麼的毒辣,要盡快散熱就得有專門的散熱渠道。
這個渠道,就是脫去了毛髮的皮膚。
所以有一種理論就認為,
人類之所以要脫毛,就是為了在追捕獵物時能盡快散熱,
又因為人在出汗的時候會帶出大量的油脂,油脂的散熱效果肯定不好。
所以人類為了能長跑,就必須要裸露皮膚,所以才不能長毛的。你get到了嗎?


本文源自:公眾號“書房記”(人為什麼不長毛?)
稿:刁敏桓
轉載:得到

❤得到-心理-為什麼有些孩子會早熟

文章出處:為什麼有些孩子會早熟


現在我們身邊不少孩子都會出現早熟現象。
很多時候,“早熟”在成年人嘴裡算是一個褒義詞,
似乎跳過一些關卡、早早地學會像成年人那樣去思考,是一種過人的本領。
對小孩兒來講,過快長大真的是件好事嗎?
新的腦神經研究表明,過早地成熟並不好,
因為那意味著孩子壓力太大,對他將來的發展有負面影響。

你可能會問,早熟跟壓力有什麼關係?
別急,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新的科研成果你就知道了。
其實啊,孩子之所以早熟,就是壓力造成的。


神經科學家用小老鼠做了兩項實驗,研究壓力給它們生理和心理帶來的影響。
在生理方面,研究者把一部分小老鼠和母親分開,以此製造壓力。
果然,這些有壓力的小老鼠,發育比沒有壓力的小老鼠迅速多了。
青少年時期的“壓力小鼠”,已經看起來和成年鼠差不多了。

這種現像在人類身上也存在。研究發現,
早年在孤兒院成長的孤兒,他們的大腦中都會比較早地發展出跟成人差不多的腦神經迴路,
特別是大腦中支配恐懼和焦慮的那部分。
而那些有童年虐待和家暴歷史的女孩,她們月經和青春期的到來,要比正常女孩早一年。
也就是說,壓力會讓幼年的動物更早發育到成年期,也就是生理上的“早熟”。

其實,不僅生理上,壓力在心理和智力上也有類似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那些很早就跟母親分開,
也就是說,有壓力的小老鼠,會更樂於去探索世界,它們有更靈活的學習能力。
挫折和壓力這些因素會激發它們學習的潛能,
讓它們比那些沒有受過挫折的小老鼠表現更出色

其實,壓力會促使動物早熟,這個原理並不復雜。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當時間緊張並且壓力巨大的時候,生物本能就會催促自己:
“趕緊發育成熟起來啊,我不知道明天吃什麼,也不知道我哪天會死,
得趕緊在死之前把基因傳播下去。”
這就導致了生物會出現跟自己正常生理年齡不符的早熟現象

你可能會問:你剛才說,早熟會激發學習潛能,還樂於去探索世界,這不是好事嗎?
讓幼年的生物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提前成熟,有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很好嗎?
其實不然。這樣看起來迷人的早熟,是要付出代價的。

實驗發現,
那些經歷過壓力和挫折從而早熟的小老鼠,長到成年之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了非常多
和小時候相反,它們放棄了學習和探索,不斷重複之前學到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人類也是一樣的。長遠來看,那些過早成熟的個體,就沒辦法把能量分配在其它地方了,
尤其是需要長期發展的能力,例如學習和拓展能力,這就是早熟要付出的代價。
研究發現,孤兒院中那些提前發育出類似成人腦神經迴路的孩子,
他們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會產生腦神經迴路轉變和情緒管理失調等問題。
這會增加他們患病理性精神疾病的風險

聽起來很可怕對不對?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孩子在童年時期承受的巨大壓力。
不過你也別那麼緊張,心理學家指出,也不是所有壓力都能造成這麼可怕的傷害,
只要處理得當,壓力完全可以化解


他們把孩子面臨的壓力分成三種。
第一種叫“正向壓力”
聽名字就知道,它好像不是特別可怕。這種壓力呢,往往溫和而且短暫,
比如認識新朋友、學業上遇到挑戰、還有要打針等等。
如果家庭環境穩定,這些壓力往往還能對孩子的健康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如果連這種壓力都沒經歷過,那就糟了,
可能會造成另外的負面影響,比如社交能力低下等等


第二種叫“可以忍受的壓力”
這就比較嚴重了,可能會短暫導致孩子大腦神經和結構的變化
比如父母離異、自然災害、比較嚴重的生理傷害等等。
這些壓力的確會造成傷害,但只要家人提供良好的支持,
孩子的大腦也是可以從這些破壞性的影響中恢復的。


第三種壓力叫做“毒性壓力”,這樣的壓力嚴重而且持久。
毒性壓力主要來源於家庭暴力、
長期身體或者精神虐待、父母長期的精神疾病、吸毒、藥物濫用等問題。
就是這種毒性壓力,才會導致孩子大腦結構破壞和生理早熟。
當然了,雖然這些負面壓力給人的影響長久而且負面,
但如果及時終止,在家庭的關愛或是心理諮詢的幫助下,
這些創傷也是可以修復的,就看你是不是重視這一點了。


所以你看,懂得了這些科學知識,
我們就應該在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家庭環境的塑造上引以為戒。
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有個更美好的未來。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Know Yourself”(為什麼一些孩子比較早熟?)
稿:蔡曉雨
轉載:得到

❤得到-生物-唱歌能保命?

文章出處:唱歌能保命?

首先,唱歌是一種“警示信號”。警示信號是什麼呢?
就是一種故意引起注意的策略,為的是讓捕食者意識到:“老子不高興,別惹我啊!“。
然後再採取其他策略,成功擺脫危險。

比如說,動物界常見的警戒色就是一種警示信號,
像有毒的蟲子,它們大多數顏色鮮豔,一旦被鳥吃了,
它們的毒毛就會刺傷鳥的口腔黏膜,吃過幾次虧以後,
這種幼蟲的顏色呢,慢慢就成了鳥的警戒色。
下次再看到這色兒的蟲子,鳥就不敢吃了;
還有像鮮豔的蘑菇、箭毒蛙啊,都發展出了自身的警戒色。

還有一些動物是靠聲音和氣味來釋放“警示信號”,
比如響尾蛇和蜜蜂都是用聲音來警告;
非洲臭鼬呢,是靠氣味來警告闖入者。
動物的那些看家本領啊,像是利爪啊、尖牙、長角、毒液啊,都屬於警示信號,
都是用來對捕獵者進行警告或者進攻的。

再看看我們的祖先,站著走路——目標太明顯,身上還有體味兒,老喜歡往身上抹點什麼,
這對我們的防禦和攻擊而言,都不是啥有利條件。
而最匪夷所思的是,我們弱弱的人類竟然還喜歡上了唱歌,這不相當於作死麼……


但其實啊,當人類唱歌這事兒,
變成一種集體行為之後,就成了一種”警示信號“,能夠讓我們遠離捕食者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我們是怎麼防禦和攻擊其他動物的。
我們的祖先是依靠石頭活下來的,石器是人類早期最基礎的武器,
也是我們對其它動物造成物理傷害的唯一手段。
扔石頭是一種進攻和防禦行為,
而石頭可以瞄準快速移動的獵物,這就需要一定的體力和精準度。

假如遇到獅子了,這個時候,如果有一群人在一起,大聲有力地唱歌,
並且伴著有力的身體動作,向對方扔石頭,把獅子嚇跑了。
這麼一來,唱歌自然而然就成了一種“警示信號”。
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族群把這種原始社會的傳統保留了下來。

你看,新西蘭毛利人的哈卡舞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哈卡舞很奇怪,舞者面部表情很猙獰,翻白眼、伸舌頭、拍擊身體、高聲呼號、
嘴裡嘀嘀咕咕的……這種“恐嚇性視聽展示”造成了一種集體恍惚感,
群體就變成了一隻奇怪的生物

當你一個人單打獨鬥唱歌的時候,對老虎、獅子來說是然並卵的;
可當一群人面目表情兇殘、一邊唱歌一邊丟石頭,效果就很顯著了。
這會給我們的對手造成巨大的壓力,這一群人在對手的眼裡,就成了不可以理解的怪物。


那麼,現在我們唱歌,是不是也有集體主義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這在戰爭中尤為明顯,比如一個戰士可以為了拯救夥伴而犧牲自己的性命,
集體意識能超越個體的自我保護本能、超越恐懼和疼痛,主導成員的行為。
這種意識一開始源自父母對孩子的保護,
後來慢慢演變出新的機制,就是有節奏的唱歌和同步化的肢體動作。

你看,街頭上一些理髮店啊、火鍋店啊,
總會搞集體操、一邊唸念有詞、一邊重複一些肢體動作,看上去確實能凝聚人心。
戰爭中也是如此,重複口號、重複一些動作,把人擰成一股繩的節奏。
當音樂進入了集體意識裡,就會讓集體裡的人覺得自己特別強大,
在這種狀態下,集體成員往往百分百相信自己的小伙伴,相信這個集體是戰無不勝的。
現在我們不打仗了,但在一些宗教活動和集體比賽中,
我們依舊能看到“集體恍惚”現象的身影

2016年6月26日 星期日

❤得到-心理-能改變生活的6個好習慣

文章出處:能改變生活的6個好習慣


現在呀,很多人都希望過簡潔高效的生活,
市面上各種教你高效生活書、網上各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文章,那也真叫一個鋪天蓋地。
但說到底,很多好習慣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最近,知乎大V曾加發表了一篇文章,列舉了一些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的小習慣。
我們一起來聽聽。

第一個習慣是:在準備階段永遠要留出 2% 的時間先列提綱
比如說:你參加一次2 小時的考試,在拿到試卷後,不要立馬開始做題,
而是應該先花上兩三分鐘,把整張卷子看一下,
這樣對整體就會有個把握,做題的時候不至於太慌張
和客戶談項目時,不要一上來就開始談,
而要先花上幾分鐘和他說一下今天要談的內容梗概
來到單位時​​,也先別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是應該花10 分鐘整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
你可千萬別小看這 2% 的時間,他往往能提高你10%工作效率,
因為提前計劃不僅能幫我們節約銜接時間,還會帶給我們一種踏實的感覺。


第二個習慣是:在做選擇的時候,要選擇少而詳細的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兩種攻略,
一種是“多而簡略”
比如說:《莫言對年輕人的五十條忠告》啊、《心靈禪語三十句》啊,
這樣的文章都屬於這個模式。而實際上,多而簡略的東西,我們是記不住的。

另外一種建議是“少而詳細”
雖然有可能一篇文章、一本書通篇只講了一個道理,但是講的通透,講的深刻,
這樣的建議才是我們能記得住、能應用的建議。

人在長期記憶的時候,單維度的反覆記憶多個關鍵點,不如多維度的記憶一個關鍵點
我們聽取建議,總歸是為了應用嘛,
所以不要心急,多聽聽論證翔實的建議,比一堆看起來很正確的短格言有用的多


第三個習慣是:在收集碎片知識時,盡量用一個統一的平台來整理
比如,在手機上看到不同平台上的好文章,想整理起來就不太方便。
作者建議:對於乾貨比較多的主流平台,
像知乎啊、微信公眾號啊,都可以直接把內容收藏到雲筆記裡進行整合,
而且它會自動分類,這樣在將來用的時候,可以大大節省我們的搜索時間。


第四個習慣是:順手的事情要馬上做,不順手的事情盡快做。
比如說,加個微信好友,馬上寫備註;下載個文件,馬上放到歸類文件夾裡。
而不順手的事,即使有延遲,也盡量不要超過使用周期的 20 %。
比如說,花了10 分鐘喝了一瓶水,那空瓶就盡量在2 分鐘內清理掉;
花了20 天寫了一篇論文,那相關的資料就盡量在未來幾天內整理到相關的文件夾裡;
過冬的衣服不穿了,半個月後就應該整整齊齊地放在不那麼醒目的地方了。
當然了,整理東西的周期也不總是越短越好的,因為整理會打斷一些正在做的事情。
比如說:每天整理辦公桌很好,但每小時整理一次就很浪費時間了。


第五個習慣是:在價值取捨上要盡量用金錢換時間
生活中有很多人願意用時間換金錢,這其實是忽視了時間的價值,
很多時候,選擇相對貴的東西來省下時間,往往會更有效率。
舉個例子:如果擠公交 2 塊錢,但要花 1 個小時;而打的 15 塊,但只要 10 分鐘。
這時候,建議大家選擇打的。因為用 50 分鐘和糟糕的體驗來換 13 塊錢確實不值。
為什麼呢?咱們來算一筆賬:50 分鐘13塊,8 小時就是125 塊,
 一個月21天工作日,就是2620 元,
大部分人未來的平均工資遠不止這個數吧,那你就不該為了省這13 塊錢而浪費50分鐘,
你節省出來的50分鐘能掙到遠超13塊錢的收入。
所以你看,這個時候如果選擇省錢,從經濟學上來說,就是沒有考慮時間成本。


第六個習慣是:要減少無端爭論
曾加建議:和利益無關的人辯論,不要超過3句話
哪三句呢?
一句用來說明自己的立場,
一句用來解釋自己立場的理由,
最後一句用來闡述對方立場的錯誤原因,就這三句話就夠了。
為什麼不多說點呢?因為大家的背景差異往往非常大,很難相互理解,
而且成年人的觀點往往已經根深蒂固了,是很難被說服的。
所以說,多辯論其實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以上就是知乎大V曾加針對讓生活變得簡潔高效的一些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改變自己”(哪些小習慣,一旦養成就能巨大改變生活?)
稿:安迪
來源:得到

❤得到-風俗-北方人洗臉用手,南方人用毛巾

愛美的女性朋友都知道,美容的第一步,就是臉部清潔,也就是俗稱的“洗臉”。
您可別小瞧這洗臉的學問,有人曾經做過調查,說世界上80%的人都不會正確洗臉
但您恐怕想不到,不同的洗臉方法,有巨大的南北差異。
統計發現,(中國)南方人習慣用水把毛巾浸濕了洗臉,
而北方人更多喜歡直接用手洗臉,然後再用毛巾擦乾。

關於洗臉到底是用手還是用毛巾的討論,甚至曾一度在微博上引起了口水大戰。
有好多人藉著這個機會就開始亂打“地圖炮”了。
有人就說啊,北方人呢,性格粗獷豪爽,洗臉就直接上手;
而南方人做事溫柔細膩,喜歡拿著毛巾仔細搓弄。
從洗臉這件小事兒上竟然也能看出南北方人的性格差異。
就連作家畢淑敏都說過:南方人的好皮膚,要歸功於這擦臉的帕子。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好像用毛巾擦臉更乾淨一些。
因為和雙手比起來,濕毛巾的摩擦力更強,覆蓋面積也更大,容易清除面部角質和污垢。
但真是這樣嗎?
最近微信公眾號“大象公會”就給我們講了南北方不一樣的洗臉習慣分別都是怎麼來的。


首先,作者就否定了用毛巾洗臉會讓臉更乾淨的說法
有兩種解釋:
第一,專家發現,這些年來,受到好多年輕人追捧的那些個洗臉神器會導致過敏性皮炎。
醫生也說,我們現代人的皮膚,不是清潔得不夠,而是“過度清潔”了。
這和洗臉神器的道理是一樣的,用濕毛巾搓臉會讓面部過分清潔,刺激油脂的分泌
這麼一來,我們的臉就變成了孕育油光、粉刺和青春痘的溫床。
那是不是說不要皮脂分泌就好了呢?當然不是,皮脂的保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僅能夠滋潤皮膚、防止水分蒸發,還能形成弱酸性的外膜,防止有害病菌侵入。
不過這個守護神啊,不能讓它大量地產生,
一旦分泌過度,就會造成毛囊堵塞、形成局部厭氧環境,
使大量的細菌在這繁殖,引發炎症,就變成了讓人抓狂的痘痘啊、痤瘡啊,粉刺啊什麼的。
所以用毛巾洗臉千萬不能用力過度。否則啊,不僅起不到洗乾淨的效果,而且會適得其反。
最好的辦法呢,就是先把臉上的水拍乾,再用毛巾輕輕擦拭掉剩餘的水分


不提倡用毛巾洗臉的另一大原因是:
大多數人都習慣把毛巾放在潮濕閉塞的環境裡,毛巾上自然就堆積了大量的細菌。
長期使用以後,附著在毛巾上的皮脂啊、汗液啊、皮屑啊就形成了細菌和微生物的天堂。
熱水剛剛洗過的皮膚,毛孔往往都處於打開的狀態,
這個時候肌膚的抵抗力是最弱的,
連空氣裡的顆粒灰塵都能輕而易舉地侵蝕進你的皮膚,
就更別提那些藏匿在毛巾纖維角落裡的細菌了。
用水浸泡過的濕毛巾,繁殖細菌的能力也遠大過於擦臉的干毛巾,
如果不幸被白色念球菌啊、大腸桿菌啊這類危害比較大的病毒侵蝕,
後果就可能更加嚴重了。


&&&&&&&&&&&&&&&&&&&&&&&&
那麼說到南北方洗臉習慣的差異,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歷史學家發現啊,在我國古代,“手洗派”一直是主導位置。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沃盥之禮”的說法,
說的就是在古代的祭祀典禮之前,一個人負責捧著盤澆水,另一個人負責接水,
洗漱完了以後再遞上一條毛巾,讓洗漱者把臉輕輕擦拭乾淨。
現代毛巾的誕生,最早也是為了要擦乾身體。
因為毛巾的表面,有毛圈結構,所以吸水性和摩擦力特別好,適合快速擦乾身體。

那用濕毛巾洗臉的習慣又是打哪來的呢?
作者推測啊,這很可能是受到了我國戰爭時期軍隊習慣的影響
部隊在行軍的途中,很難保證充足的水分。
為了節省時間又節省水,士兵們就選擇用濕毛巾擦臉這種簡單的方式來做清潔。
黃埔軍校就曾經教學員怎麼快速地用冷水和濕毛巾洗臉,
有的學員後來回憶說,
如果某天早上,你被值班班長發現你的毛巾是乾的,甚至會遭到一頓懲罰。
後來,這些士兵退伍以後,回到各自的家鄉,
就把這些部隊裡形成的習慣帶回去了,傳給了周圍的人,慢慢地就擴大了影響範圍。

另外呢,1933年的時候,蔣介石發起了“新生活運動”,
他強調“軍事生活化”也讓不少家庭傳承了這個習慣。
翻一翻1942年的《小學課程標準》,
你就會發現,課標裡介紹的洗臉方法簡直就是部隊方法的翻版。

新生活運動開展以後沒多長時間,中國的北方就被日本人佔領了。
日據時期,北方相對安定,徵兵數量也遠少於南方,
老百姓受到軍事文化的影響就比較小,所以也就沒有養成用毛巾洗臉的習慣。
南北方洗臉習慣的差異就得以保留下來了。

現如今呢,隨著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
“出門看顏值”這事兒讓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捨得在自己臉上花錢。
根據全球調研機構英敏特的報告,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面部護膚品消費市場。
既然在臉上下了這麼大的功夫,這毛巾面料的好壞就成了面部保養裡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毛巾不破不換”的年代了,
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判斷毛巾的好壞,在洗面奶、護膚品上花了不少錢,
到頭來卻因為一支質量不好的毛巾前功盡棄,實在是太可惜了。
對於注重外觀和手感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選一條好毛巾,才能讓面子、裡子都舒服。


作者在文章中提醒消費者,
除了花色和手感以外,毛巾的吸水性、透氣性、柔軟性和斷裂強度,
這些都是判斷毛巾好壞的重要標準。
南北方在洗臉方法上的差異,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逐漸形成了。
遺憾的是啊,我們對面部護理知識還存在著好多盲點,
不管是用手洗臉,還是用毛巾洗臉,還是得根據您的個人習慣來,
另外要多學習科學的護理知識並付諸實踐,才能把臉洗得又快又健康。


本文源自:公眾號“大象公會”(為什麼北方人用手洗臉,南方人卻用毛巾?)
稿:胡雨薇
來源:得到

❤得到-中史-你看過的諜戰劇有多離譜?

現如今啊,大夥兒打開電視,從頭到尾換一遍台,肯定能看到不少諜戰題材的作品。
諜戰片這個題材,可以說一直都是影視劇裡的香餑餑,尤其是最近幾年,更是愈演愈烈。
隨著各種諜戰片兒風生水起,就出現了不少離譜的情節片段,也讓大夥兒紛紛吐槽。
那麼真實的情報工作是不是像電影裡講的那樣呢?
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最近就以國共內戰時期為例,
給我們講了真實的中共地下黨諜報工作是怎麼進行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呢,“諜戰”這個詞在當時的語境中並不是太合適。
因為“間諜”這個詞通常來講是個貶義的說法,只有敵方派來的情報人員才叫間諜。
比如說,蘇聯派出的情報人員叫“蘇聯偵察員”或者“紅軍偵察員”;
中共呢會把這些人叫做 “地下工作者”,而把秘密行動叫“秘密戰”或者“秘密工作”。

我們大夥兒常看的影視劇裡,一說到秘密工作,首先想到的就是情報工作。
其實呢,情報工作只是秘密任務中的一種。
當年在和國民黨對抗的時候,地下工作的首要目標是要在敵占區收攏人心,
所以大多數地下工作者的任務是積極發動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
擁護中國共產黨,而絕不單是收集一些情報那麼簡單。

比如說,解放戰爭的時候,國統區的群眾就曾經在中共地下黨的鼓動下,
掀起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反對內戰、反對飢荒。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電影和文學作品裡,這種情景一點也不少見。
但隨著市場商業化的推進,影視作品的娛樂性大大蓋過了它的真實性,
不少投資商和創作者,總覺得這些真實的歷史實在不夠刺激,不能吸引大眾的眼球,
所以就一窩蜂地往“搜索情報”這個創作誤區裡扎。
只要是描寫地下工作的,就肯定要“搞情報”,
這乍一聽好像確實挺刺激的,但其實完全就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再看看國民黨這邊兒,國民黨的前身——
也就是同盟會成立的時候,
地下活動主要是暗殺、聯絡會員等任務,搞情報依然不是主角兒
1927年之後,國民黨的秘密工作開始轉向特務行動。
這些特務呢,通常負責監視和剷除政治敵人,同時也負責策反、拉攏和思想滲透等等
但這些行為都沒法兒簡單地用“諜戰”這兩個字來概括。

除了搞情報以外,“暗殺”也是影視劇“出鏡率”最高的橋段之一
看過《色戒》的朋友都對易先生瘋狂逃竄、躲避暗殺的那一段印象十分深刻。
但其實呢,依照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原則,
中共的主要目標是推翻當時的反動統治,而不是針對某個個人進行清除
如果盲目去暗殺敵方的頭目,搞恐怖襲擊,
不僅不能達到鬥爭的目標,反而會適得其反,容易打草驚蛇,引起社會的恐慌和反感

當時負責執行這些秘密任務的,主要是中共中央的特別行動科,也叫“紅隊”。
有誰出賣了組織機密,或者誰叛黨投敵了,誰就是他們打擊的主要目標

中共歷史上最著名的叛徒之一白鑫就是其中一個。
1929年的時候,
包括彭湃、楊殷在內的五位中共領導人在上海滬西區開會的時候,突然就被逮捕了。
僅僅過了六天,就傳出其中四位在淞滬警備司令部裡被殺害的消息。
中共中央特別行動科很快就通過內線搜查,發現告密者不是外人,正是軍委秘書白鑫。
這個人之所以跑到上海來,就是因為膽小怕死又貪圖榮華富貴,
所以放棄了官銜逃到上海成了內奸。

為了剷除白鑫,紅隊在法租界的霞飛路埋伏等候,一舉拿下了這個叛徒和隨從的特務保鏢。
90多聲槍響,子彈直接從前額洞穿後腦。
這事立馬轟動​​了整個上海,嚇壞了不少猖狂的特務和叛徒,從此就沒人再敢隨便走動了。

紅隊的這次行動,乾淨利落,很快就在上海灘樹立了威望。
但即便如此,中共對清除反動統治階級的頭目依然保持著小心謹慎的態度。
擔心盲目的清除或者暗殺行動會帶來政治方向上的偏差,脫離群眾,造成恐怖主義的蔓延


被諜戰劇洗腦的朋友,
一定也覺得地下黨經常出入各種高級場所,是件很稀鬆平常的事兒。
而且,還得時不時和美色誘惑過過招、動不動就用金錢去收買什麼人,
或者用手槍恫嚇,以此獲取情報和線索。
但實際上,中共中央特科對這些手段都有明確的禁令,
因為這些手段是把雙刃劍,玩兒好了一劍降敵,玩兒不好就引火上身了

中共秘密組織早期的負責人顧順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他很早就參加了工人運動,雖然一直勇於衝鋒陷陣,但骨子裡的流氓習氣從來沒改過。
他在擔任了特別行動科負責人之後,常常藉著工作的名義,拿組織經費,
出去吃喝玩樂、嫖娼、吸毒,是樣樣不少。
眼看著自己被人盯上,仕途就要葬送了,就開始心懷不滿,想叛黨投敵。

1931年4月,他在武漢被逮捕之後馬上就叛變了,
還提出要用中共中央機關的全部地址作交換條件。
幸虧當時已經潛入敵方內部的錢壯飛破譯了武漢的來電。
提前通知了中共中央,幾十個機關,幾百號人是連夜轉移陣地,這才避免了一場災難。
所以啊,真實的地下工作者們往往經費都十分有限,日子過的都比較緊巴,
這不單是為了防止貪污腐敗,也是害怕身份暴露。
影視劇裡那些在燈紅酒綠,在豪華歌舞廳裡接頭的情景,也都是憑空杜撰出來的


隱蔽鬥爭的原則一定是“越普通越好”
西方情報界有句名言說:“不像間諜的人才是最好的間諜”
著裝行頭越是接近普通老百姓,就越是不容易被看出來。
按今天的說法,就是那種扔在人堆裡都找不出來的“路人甲”,才是地下工作者的最好人選。
選擇高檔的娛樂場所接頭,絕對是忌諱,
因為很可能一轉身就和敵方頭目或是上層官員撞個正著。


影視劇裡,我們還經常能看到地下工作者各種離譜的感情戲
但在真實情況裡,別說是“談戀愛”了,他們就連公開場合都不敢坐在美女身邊
為啥呢?因為敵方的特務往往出於本能,會很願意盯著美女看,
那對她們身邊的男人自然也就會有興趣,很容易就會引來對方的盤查。
所以為了避免暴露,真正的地下工作者是不會坐在美女身邊的
現代影視劇裡那些俊男靚女的組合,
更多是為了給觀眾飽飽眼福,和真實的歷史大相徑庭


還有一些影視劇常常把地下工作和“槍戰”、“武打”混在一起,
甚至把地下黨都刻畫成武林高手,這也違背了隱蔽鬥爭的原則。
當年,中共的地下工作者當中,除了有軍警的掩護身份,其他人都不許配槍支類的武器,
否則一旦遇到搜身馬上就會暴露身份。
即便是當時在上海影響很大的特科“紅隊”,總共也只有四支手槍,
成員平時外出也不許攜帶,只有在執行除奸的特殊任務時才能使用


這麼一梳理我們就會發現,
在不斷追求懸念和刺激的市場環境裡,
有太多魚龍混雜的影視作品脫離了真實的歷史情境,淪為了“眼球經濟”的產物。
那些個粗製濫造的諜戰劇,不單缺乏事實依據,甚至連起碼的生活邏輯都沒有。
過度的娛樂化和商業化,不僅破壞了影視作品的初衷,
對那些曾經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來說,也破壞了他們的信仰和情懷



本文源自: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為何中共地下黨外出工作避免做美女身邊)
稿:胡雨薇
來源:得到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得到-學習-科學家玩跨界,同樣很牛

文章出處:科學家玩跨界,同樣很牛


科學家在咱們眼裡啊,那一個個都是不苟言笑,每天泡在實驗室裡的牛人。
不過呢,在這個群體裡,也有些另類,
這些人不僅在科學領域是聲名在外的大牛,在其他領域同樣是呼風喚雨。
最近,微信公眾號“超級數學建模”就總結了這麼幾位。
從他們的案例中我們就能看出來,
以咱們人類的天賦,一輩子真的可以同時在好幾個領域裡取得成功。


比如,美國有一個數學天才,叫西蒙斯。這傢伙24歲就任教於哈佛大學,
30歲就成了知名大學數學學院院長,還不到40歲就獲得了幾何學領域最高獎——韋布倫獎。
後來,這位西蒙斯先生又亂入到了商業領域,成立了一家對沖基金,
創立了連續賺錢二十多年的神話,就連商業大鱷索羅斯的基金都被他秒殺掉了。
這位西蒙斯先生跟陳省身以及楊振寧還是好朋友,
他曾專門為楊振寧引入了新的數學知識,掃清了楊振寧提出物理理論的障礙。
一位締造了商業神話的數學家,最後幫物理學家提供理論基礎,西蒙斯的人生夠傳奇了吧?


不過,西蒙斯還不算最典型的例子,下面再來說一位你熟悉的。富蘭克林你肯定聽說過吧?
雷雨天放風箏的科學家富蘭克林、
寫出了中學課文《哨子》的富蘭克林、美國獨立戰爭的政治家富蘭克林……
沒錯,以上幾個均為同一個人。他不僅起草了美國憲法,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創始人,
同時還擁有英國皇家科學學會院士的頭銜,可以說是科學家這個群體裡最能跨界的。


再比如,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他是組織經濟學的鼻祖級人物。但是你知道嗎?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同時還是計算機領域最高獎——圖靈獎獲得者,
而他最初的大學專業卻是政治,他還曾執教卡內基梅隆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
獲得過美國心理學傑出貢獻獎。這位大神一輩子都沒閒著,
他前後共獲得了九所大學的博士學位。

還有一個科學家必須得提一下,他就是愛因斯坦畢生的對手,
量子力學眾科學家們的掌門人——尼爾斯·玻爾,你知道他還有一個身份是什麼嗎?
是足球運動員。據說,他甚至差點代表丹麥參加奧運會足球比賽,
後來他的弟弟代替他出賽了,還獲得了倫敦奧運會的銀牌。
而玻爾沒能參賽的原因是,他曾在一場足球比賽時思考物理題,
所以被認為不夠專注才落選。他獲得1922年諾貝獎物理學獎時,
丹麥報紙採用的標題還是《著名足球運動員尼爾斯·玻爾被授予諾貝爾獎》。


怎麼樣,聽完這些亂入各種領域的科學家的故事,是不是被震撼到了呢?
你可能會覺得,這些科學家們天賦秉異,幹啥都能精通,所以才能跨界。
但像咱們普通人,能干好一行還不容易呢,更別提跨界了。
當然了,這麼說的確有道理,
但所謂“專業對口”對於普通人來說也不是必須的,適當跨跨界對咱們還是挺有好處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心理飽和”效應,
它指的是如果咱們執著於只做一件事情,數十年如一日,這樣反而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自己的職業方向非常熟練了之後,
我們的工作就成為了非常重複單調的行為,
此時大腦會產生一種保護機制讓我們感到厭倦,度日如年。
這樣既浪費了生命,也無益於效率的提高。

所以,咱們應該適當地在工作之外給自己安排一些不那麼安逸,
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放鬆我們的大腦,還能無形中提高咱們其它方面的能力。

所以你看,那些生猛得一塌糊塗的科學家們,
他們不僅天賦秉異,在應對工作厭倦的心理障礙時也更是有一手。
也難怪他們用有限的一生,乾了咱們幾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本文源自:公眾號“超級數學建模”(亂入各種領域的科學家們依舊生猛得一塌糊塗);
和訊讀書(這輩子多少生存規則毀了你)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心理飽和”效應,
它指的是如果咱們執著於只做一件事情,數十年如一日,這樣反而不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這是因為,當我們在自己的職業方向非常熟練了之後,
我們的工作就成為了非常重複單調的行為,
此時大腦會產生一種保護機制讓我們感到厭倦,度日如年。
這樣既浪費了生命,也無益於效率的提高。

所以,咱們應該適當地在工作之外給自己安排一些不那麼安逸,
具有挑戰性的任務,這樣不僅可以放鬆我們的大腦,還能無形中提高咱們其它方面的能力。

❤得到-經濟-色情行業也講經濟學?

文章出處:色情行業也講經濟學?


我們經常聽警察搗毀賣淫窩點的新聞,對於妓女這個行當,多數人沒什麼好印象。
最近有一本叫《魔鬼經濟學》的新書,裡面有篇文章,
從經濟學的視角來重新觀察了妓女這個行當,很有意思,我們一起來聽聽。

這本書研究的第一個問題是,
為什麼100年前芝加哥的妓女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今天卻賺的越來越少?

根據統計,100年前的芝加哥,光是有據可查的妓院就有1000多家。
最高檔的一傢俱樂部裡,妓女的年收入高達43萬美元。
這個收入放今天也夠高了吧,這還是100年前,換算成今天的物價的話,
那還不是個天文數字啊。和當時相比,今天的妓女就太可憐了,年收入也就幾萬美金。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從經濟學最基本的概念“供需關係”入手,我們就能找答案。


100年前妓女賺的多,是因為妓女供不應求,
因為當時打擊賣淫的力度很大,所以造成從事妓女行業的人越來越少。
但問題是,性服務的這個需求並沒有減少,所以一旦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妓女們就會漲價,於是收入就翻好幾番。
可是,一旦一個行業有了超越平均水平的利潤之後,一定會有很多人湧入這個市場,
妓女這個行業也不能擺脫這條經濟規律。所以政府越打擊賣淫市場,這個市場反而越繁榮。
這和打擊販毒是一個道理,打擊力度越強,毒販越少,毒販越少,利潤就越高,
一旦發現有利可圖,就會有大量的人加入販毒的行列。


那為什麼今天的妓女收入越來越少了呢?
是因為替代品出現了。由於人們觀念越來越開放,
婚前性行為已經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兒了,更多的女性願意免費和男性發生性關係,
有免費的誰還花錢呢?所以妓女這個行當因為人們觀念的轉化,遭受了巨大的打擊。


這本書研究的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妓女不統一收費呢?
這個行業沒有統一的收費標準,而且根據統計,美國妓女在接待黑人客戶的時候,
還要多收取費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妓女這個行業滿足經濟學上價格歧視的兩個條件。
所謂價格歧視,說白了就是看人下菜碟,客人不同收費也不同,不進行統一定價。
價格歧視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第一是可以清楚的分辨哪些客人願意出更多的錢
黑人白人一眼就看出來了嘛,所以這個條件滿足;

第二個條件是可以防止轉售套利,這個條件也滿足,因為性行為是不可能轉售套利的。
所以,只要妓女這個行業滿足價格歧視的兩個條件,她們必然會實行價格歧視策略。


第三個問題是,為什麼警察一般不會抓妓女?這又引出一個經濟學問題,“委託代​​理”問題。

當時的妓女們一般都會有皮條客罩著,因為這樣可以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
還能保證收入穩定。一旦警察把妓女抓了,這些皮條客們就會惹事生非,
如果警察再把皮條客給抓了,那情況更糟,
一快地盤上一旦沒有了皮條客,
其他地方的皮條客就會過來搶地盤,那發生黑幫火拼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知道了這背後的關聯,我們再來說這和“委託代理”有什麼關係。
所謂的委託代理,就是指委託人和代理人的目標看起來相同,但是動機卻不同。
在這個事件中,警察局就是委託人。他是因為抓妓女有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治安問題,
所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具體的警察,他們不抓妓女的原因是,
很多妓女都會免費的和警察發生性關係,所以他們也沒有很強的動機去抓妓女。
所以你看,有的情況下,委託人和代理人的動作是一致的,背後的動機卻大不相同。

最後總結一下,作者帶我們從妓女這個行當中解釋了幾個經濟學問題。
第一個是“供求關係”,當供不應求的時候,產品或服務就會漲價,
當代替品出現的時候,產品或服務就會掉價。
第二個是價格歧視,只要能清晰分辨客戶,
同時又能夠讓產品或服務不被轉售套利,價格歧視一定會發生。
最後一個是委託代理問題
很多情況下,委託人和代理人的目標一​​致,但是動機卻大不相同。

本文源自:《魔鬼經濟學2》
稿:王海
轉載:得到

--------
主旨:
第一個是“供求關係”,
當供不應求的時候,產品或服務就會漲價,
當代替品出現的時候,產品或服務就會掉價。
第二個是價格歧視,只要能清晰分辨客戶,
同時又能夠讓產品或服務不被轉售套利,價格歧視一定會發生。
最後一個是委託代理問題,
很多情況下,委託人和代理人的目標一​​致,但是動機卻大不相同。

❤得到-政治-現代公務員制度的起源

文章出處:現代公務員制度的起源


話說近幾年啊,每當考公務員的指標一公佈,就會造成"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
被大家心心念念的公務員職業,跟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最近,微信公眾號“十五言”發了篇文章說,
公務員制度其實起源於英國,而英國的公務員制度呢,又是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發明的

大概五百年前,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授予了東印度公司皇家特許狀,讓它負責在世界各國開拓市場,為帝國的殖民打前站。
所以,比起一般公司,這家公司更像是一個國家,
主管著英國在印度乃至整個東方的殖民事務,甚至有對外宣戰的權力
在這家公司任過職的人很多後來都去搞政治了,
比如印度總督黑斯廷斯,就當過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董事。


當時,皇室規定,印度總督的人選啊,是由英國皇室指定的四人委員會負責決定。
而當時的東印度公司呢,內部勾心鬥角非常厲害,再加上腐敗橫行,
這就讓這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幾乎陷於癱瘓。
於是就有人提議,要不干脆用考試來決定公司內部文職官員的任命吧。
接著英國議會就派出三個人,
組成了一個專門委員會,草擬了一個報告,其中提到了任用文官的幾個基本原則。


首先是,要通過公開競爭考試來錄用文官。
其次,文官的提升要跟功績掛鉤,還要統一管理,對不同工作,要有不同的學歷要求。
後來,英國政府又進一步對文官制度進行了規範,
規定永久性的事務官,必須經過考試才能錄用。還把文官統一劃分為高低兩級,高級文官必須是大學畢業;
而所有通過考試的人,都要按成績排序,一旦職位出現空缺,就依次錄用。
這麼一來,就確立了英國的文官制度。

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官制度,
沒有誕生在英國本土,卻出現在落後的屬地印度呢?
其實啊,這裡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英國國內的各種政治勢力,可以說是盤根錯節。
改革的每一步,可能都會面臨強大的阻礙或者是反彈。
而遠離本土的東印度公司,相對就比較簡單,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充當了改革的試驗田。

說起來啊,在這次改革之前,英國歷史上的“公務員制度”,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君主專制時期
當時國王常常把政府官職,作為拉攏領主和貴族支持的籌碼,
通過授予他們官位,讓他們對自己保持忠誠。

第二個階段,出現在君主立憲制確立以後。
1688年通過的《權利法案》,擴大了資產階級的參政權,
把原來國王的一言堂,變成了對手戲,公務員職位也就成了兩大勢力競爭的角斗場。

英國公務員歷史的第三個階段,發生在18世紀中後期。
當時啊,政黨政治逐漸興起,某一個政黨在議會選舉中一旦獲勝,
就會掌握公務員的人事任免權,公務員職位也就很自然地繼續被權力操控著。
而政黨之間的爭鬥,也常常導致公務員隊伍的大換血。
這種不穩定的狀態,讓所有參與競爭的政黨都頭大。
這麼一來,才有了1853年發生在東印度公司的那場公務員制度改革。

而在近代公務員制度中,最根本的東西就是考試。
很明顯,它藉鑑了中國傳統的文官制度,也就是科舉制。
科舉制出現在隋代。
在它出現之前,選拔官員一般是依照血統、軍功、社會評價之類的因素。
而科舉是以考試為核心,這一創舉,打破了血緣世襲關係對官位的壟斷,
極大地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可以說啊,正是這種制度,保證了文明的發展。

而在當時剛剛走出中世紀的歐洲人看來,中國的科舉制簡直就是一個神奇的“範本”啊。
當時,有個葡萄牙修道士寫了一本《中華大帝國史》,
花了很大的篇幅來談科舉制,在歐洲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後來到了明、清兩朝,就有不少歐洲人不遠萬里跑到中國的朝廷裡任職,
順便也把科舉制的美名帶回了西方。

所以說啊,東印度公司文官制度的出現,說到底就是個時間問題。
英國的公務員制度改革以後,德國、日本這些國家,也紛紛開始公務員制度的改革。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啊,這些國家之所以能夠發展到今天的樣子,
跟公務員制度的確立,是有著很大關係的。
所以你看,這個看起來簡單的公務員制度背後,其實也隱藏著一段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十五言”(現代公務員制度來自哪兒?居然誕生於印度!)
稿:刁敏桓
轉載:得到

-----------
主旨:
公務員制度其實起源於英國,而英國的公務員制度呢,又是由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發明的。
比起一般公司,這家公司更像是一個國家,
主管著英國在印度乃至整個東方的殖民事務,甚至有對外宣戰的權力。
為什麼什麼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官制度,
沒有誕生在英國本土,卻出現在落後的屬地印度呢?
其實啊,這裡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英國國內的各種政治勢力,可以說是盤根錯節。
改革的每一步,可能都會面臨強大的阻礙或者是反彈。
而遠離本土的東印度公司,相對就比較簡單,所以也就順理成章地充當了改革的試驗田。
 
說起來,在這次改革之前,英國歷史上的“公務員制度”,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君主專制時期
 當時國王常常把政府官職,作為拉攏領主和貴族支持的籌碼,
 通過授予他們官位,讓他們對自己保持忠誠。
第二個階段,出現在君主立憲制確立以後。
 1688年通過的《權利法案》,擴大了資產階級的參政權,
 把原來國王的一言堂,變成了對手戲,
 公務員職位也就成了兩大勢力競爭的角斗場。
第三個階段,發生在18世紀中後期。
 政黨之間的爭鬥,也常常導致公務員隊伍的大換血。
 這種不穩定的狀態,讓所有參與競爭的政黨都頭大。
 這麼一來,才有了1853年發生在東印度公司的那場公務員制度改革。

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得到-教育-去美國留學,大學越名牌越好?

文章出處:去美國留學,大學越名牌越好?


對咱們中國人來說,自己或者子女上大學恐怕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
尤其是考上名牌大學甚至北大清華,那簡直是光宗耀祖、祖墳冒煙呀。
而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有許多家庭也開始選擇讓子女去海外尤其是美國,接受高等教育。
那麼,去美國讀大學時否也越名牌大學越好呢?
北京大學知名的海歸學者——饒毅和謝宇老師就曾在一次座談中專門談過這個問題,聽完他們的解讀,你就會發現,原來去美國接受高等教育,並不和咱們中國一樣,
越是名牌大學就越好。


你可能會說,這怎麼可能呢?看看那些名牌大學多少成功人士啊,辛辛苦苦去了美國,
不去拿最名牌大學的學歷證書,這不是浪費嗎?
不過,饒毅教授就指出,單從統計上看,
從美國最名牌大學的頂尖院系畢業的中國學生,其未來的發展往往不如想像的那麼光鮮。
就拿生物學研究生來說吧,畢業之後的理想目標往往是躋身一流大學當教授,
然後稍微做得好一點,成為科學院院士甚至拿諾貝爾獎也不是不可能。
不過,事實上,那些從最頂尖名牌學校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以及美籍華人,
後來成為這些名校教授的都不多,更不用說拿諾貝爾獎了。


怎麼會這樣呢?
不是都說咱們中國的學生基礎知識紮實,跟西方本土的學生比也不輸給人家嗎?
都站在世界名牌大學的起跑線上了,怎麼還比不過人家呢?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證明你和大多數中國學生一樣,過分看重成功的智力因素了。
咱們中國的基礎教育完全是倚賴於智力水平來選拔的,那些國內最好的學生,
智力上的確高人一籌,
但在美國的頂尖大學裡,其它方面遠勝過我們中國學生的人多了去了。


比如說,許多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本科時期就已經在諾貝爾獎得主的實驗室學習過,
有些學生的學術背景簡直讓國內的學生望塵莫及,
在哈佛大學這樣的頂尖學校裡頭,遇上個年紀輕輕就改寫教科書的學生,
或者家裡有一兩個名牌大學教授甚至諾貝爾獎得主的,也不是什麼稀罕事。
但這對於咱們國內出去的留學生那就是起跑線上的天壤之別了呀。
所以除非你是鳳毛麟角的罕見之材,而且還得心理素質極好,
否則對於離家萬里赴美留學的年輕學子來說,
很難不在這樣的落差中失去心理平衡,反而誤了未來的發展。

此外,美國的高等教育不像咱們中國。
在中國,名牌大學幾乎壟斷了一切教育資源,北大清華的院士和國家重點實驗室,
甚至比一個地方的省擁有的還多,而它們壟斷的高考狀元更是其它所有大學的總和,
所以只要你報上自己的大學,人們就能十有八九推斷出你所受的教育水平。
但是美國不一樣,在美國,許多地方的一流大學,
某些專業也經常擁有頂尖的師資,其畢業生逆襲哈佛、普林斯頓也是經常的事情。

所以啊,饒毅教授就建議,
與其盲從名牌大學的光環,不如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稍微次一點的大學中較好的專業。
這些大學因為缺乏之前說過的超級富有學術背景的學生,往往更加看重海外來的學生,
咱們許多有名的華人學者,比如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啊、丁肇中啊,
最初都是在一些不那麼頂尖的美國一流大學畢業的。

當然,這麼說並不是要給有志向的學生潑冷水啊,咱們中國的留學生如果心理素質極佳,
又富有遠大志向,專攻名牌大學深造當然是好事。
只是說啊,如果在做留學學校這麼重要的選擇時,
選擇的理由如果只是因為大學有名讀起來有面子,那麼還是停下來多想想更好,
畢竟人的成功更在於自身的素質,而不只是文憑上大學的名號,
如果只是因為大學有名所以就削尖了腦袋往裡頭鑽,
那麼咱們充其量也就是被一個標籤綁架的小屁孩而已,你說是不是呢?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賽先生”(上名牌大學到底好不好)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得到-哲思-為什麼你越努力,越覺得不幸福

文章出處:為什麼你越努力,越覺得不幸福


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小時候,家裡添置了一台DVD,我們能興奮好幾天。
可現在,買了最新的iPhone,卻沒有太多幸福的喜悅了;
以前,和家人偶爾下次館子,我們會覺得無比的滿足,
可現在,今天壽司、明天火鍋、後天牛排變著花樣吃,也沒能讓自己感到更幸福。
這是怎麼回事呢?微信公眾號書單為我們介紹了一本叫《少即是多》的書,
書裡回答了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富足卻感覺不幸福。我們一起來聽聽。

作者發現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都來自北歐,
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可比美國、日本差遠了,可他們為什麼還那麼幸福呢?
這是因為和物質相比,北歐人民更加珍惜精神和體驗帶來的幸福感。
也就是說,從物質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正在從“加法時代”走向“減法時代”。


舉個例子:二三十年前,我們的物質條件遠不如現在,
那個時候,大家想的是努力工作,多掙錢,錢多了就可以給家裡多添置點像樣的東西了,
而且每添置一件,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從獲取幸福的角​​度看,那是一個“加法時代”。

而今天呢,把iPhone4換成iPhone6​​,或者把台式機換成MacBook,
都不會帶給我們很大的滿足感了。
反倒是下班後和好友的聚會、間隔一兩年才有一次的長途旅行會讓我們更有幸福的感覺。
所以,現在已經到了獲取幸福的“減法時代”。
也就是從追求物質轉向注重體驗和精神感受了。
只有學會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做足減法才會感到幸福。


作者做了個形象的比喻,
他說:幸福就像是自行車的兩個輪胎。在“加法時代”,我們把勞動當成一個輪子,
把物質收入當成另一個輪子,付出勞動,換來收入,才能讓這輛“幸福”自行車往前走。
可是在“減法時代”,努力工作和幸福之間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再努力工作,得到再高的收入,也很難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了,
我們總會覺得個人生活處於失衡狀態。這是因為時代和幸福感已經變化了,
可我們卻還遵循著過去物質滿足的路徑,所以我們現在才感覺不到幸福了。


我們來舉幾個幸福價值觀發生變化的例子。
比如:日本的“草食族”,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群體,他們不購物,不愛旅行,懶得社交,
而是更喜歡把錢和時間花在自己身上,追求有品位和個性的生活。

再比如:中國的“90後”,這群年輕人也一度被認為是獨立、自我、張揚的代表,
他們不再像“70後”“80後”那樣,對房子、收入有那麼強烈的追求,
反而比前代人更熱衷於自由和個性發展。他們也不再執著於“穩定”了,
幹得不爽了,只要兜裡還有幾百塊錢,就敢炒老闆魷魚。
你看,這些群體觀念的產生都是時代悄然發生變化的表現。


那麼,在減法時代,我們該怎樣追求自由和幸福呢?
作者圍繞“少即是多”的觀念,提出了一整套“自由生活意見”。

首先,要改變我們對金錢的看法
過去,我們覺得,幸不幸福取決於賺多少錢。
以至於已經有了用不完的錢,卻還想賺得更多。
這是因為單純把“儲蓄多少錢”當目的,那就永遠也不知足。
而實際上,
人對金錢的滿足度取決於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只要自己覺得“足夠”就可以了。


其次,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怎麼做呢?
比如,要從“厲行節約”變成“主動選擇簡樸”。
北歐國民幸福指數高,是因為他們擁有選擇的權利,他們是經過慎重的選擇之後,
自發地想過這樣簡單的生活。而不是因為要厲行節約的理念才生活得那麼簡樸。

再比如,追求長久而且可持續的“小幸福”。從物質中獲得的幸福感是短暫的。
比如:買手錶,加薪,發了年終獎等等,這種快樂很快就沒了。
而長久的幸福是由精神層面的體驗和感受決定的。
比如:在工作方面有所成長,有自由的時間,家人身體健康等等。

還有,要從“以他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隨波逐流。別人買了房子,自己也想買。
別人買了新車,自己也想換一輛。作者建議我們:
沒必要把比較的眼光局限在周圍人身上,
不要在意別人擁有什麼,而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第三,要改變我們對工作的看法
我們經常聽到“應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說法。
作者說,這個說法並不恰當,
因為這會讓人把焦點僅僅集中在“平衡”上,從而忽略了興趣、金錢、健康等要素。
他主張,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以收穫“愉悅感”為目標。

而且,我們要學會做個“多重職業者”。死守在一家公司,職業生涯會處處被動。
避險的策略就是多重職業。就是說,你可以同時是老師、作家、投資顧問。
沒有了其中任何一項工作也沒有關係,它們之間也沒有主次之分。
作者認為:未來的工作模式不再是僱傭關係,而是個人和平台的合作共贏關係。
多重職業者從工作中獲得的,也不再是單純的報酬,而是更多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這樣會讓我們的職業生涯更加豐富多彩,也會讓我們的眼光變得更長遠。

所以,想獲得幸福感,就別再拼命地做加法了,
多關注自己精神層面的需求吧,給生活做做減法,你才會幸福。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書單”(為什麼你越努力,卻越覺得不幸福?)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從物質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我們正在從“加法時代”走向“減法時代”。
只有學會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做足減法才會感到幸福。
在減法時代,我們該怎樣追求自由和幸福呢?
有一整套“自由生活意見”,圍繞“少即是多”的觀念。
1. 要改變我們對金錢的看法
 過去,我們覺得,幸不幸福取決於賺多少錢。
 以至於已經有了用不完的錢,卻還想賺得更多。
 這是因為單純把“儲蓄多少錢”當目的,那就永遠也不知足。
 而實際上,人對金錢的滿足度取決於自身的控制能力,
 也就是只要自己覺得“足夠”就可以了。
2. 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
 要從“厲行節約”變成“主動選擇簡樸”。
 要從“以他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
 沒必要把比較的眼光局限在周圍人身上,
 不要在意別人擁有什麼,而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3. 改變我們對工作的看法
 我們經常聽到“應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說法。
 這個說法並不恰當,因為這會讓人把焦點僅僅集中在“平衡”上,
 從而忽略了興趣、金錢、健康等要素。
 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以收穫“愉悅感”為目標。
 而且,我們要學會做個“多重職業者”。死守在一家公司,職業生涯會處處被動。

❤得到-文學-《西遊記》是怎樣成為名著的

文章出處:《西遊記》是怎樣成為名著的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古書分經、史、子、集四個部分,於是大多數人就以為:
中國古代的書,全都可以被這四個類別囊括,
而像《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著名小說,一定也是屬於這四個分類裡面的。

而對中國古代文學了解更多一點兒的人,
還會知道《四庫全書》的“子部”下面,有一個“小說家類”。
《西遊記》不是古代著名的小說嗎?
那它一定被收錄在《四庫全書》這個“小說家類”裡了吧?

其實啊,真不是這樣,《西遊記》不僅沒有被收錄在《四庫全書》裡,
而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西遊記》這些通俗小說歸類是個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


最近,中華書局的編輯李天飛就寫了一篇文章,詳細解釋了下這裡面的門道。
首先,的確《四庫全書》的子部下面,是有一個“小說家類”
不過這個“小說家”,和我們今天說的“小說”,其實是兩回事。
因為從漢代以來,圖書分類上通常認為,“小說家”,出自“稗官”,
也就是“稗官野史”的那個“稗官”。稗官是專門記錄街談巷議給皇帝看的一種官職
所以,傳統意義的“小說”,其實更像是市井間流傳的小道消息。
這種小道消息,雖然未必都靠譜,但人家確實是當真事兒來記錄的。

而像《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這樣的大故事,
已經是文學的再創造,肯定算不上是“小道消息”的記錄了。
當時人們管他們叫“市井話本”,或“通俗演義”。
但因為《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大故事,
它們也的確是從一些“小道消息”逐漸擴充起來的,
比如玄奘取經的一些趣聞、宋江造反的一些史實,等等。
所以宋代以後,人們也管《西遊記》這樣的大故事叫“小說”。
到了近現代,只要是這種像《西遊記》一樣,
有故事、有情節、有人物的作品,人們就一併稱之為“小說”。
也就不管它們是不是從“小道消息”改編而來了。


那這裡就得說說第二個問題,當我們討論古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的時候,
其實有一個潛在的前提被我們忽略了:這四部分,其實更多的是精英文化。
或者說這樣分類,是精英階層的知識結構。
而大眾文化、草根階層的知識結構,有很大一部分,不在精英階層的經史子集四個部分內。
比如宋代以後,
像《西遊記》這樣的通俗故事書越來越多,所以就面臨了一個分類的嚴峻問題。
本來高高在上、只讀聖賢書的文人階層一下子有點矇圈了。
像《西遊記》這種根本分不進經史子集任何一個分類裡面的書,該怎麼歸類?


第一個辦法是根本不理,比如乾隆皇帝下令修《四庫全書》,
雖然有“經史子集”四庫,但修書的時候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文辭優美,典雅不俗。 《四庫全書》裡所收的書,基本上都是給知識分子看的。
像《西遊記》這種通俗文學,是完全排除在《四庫全書》之外的。

第二個辦法是基於分類者的主觀考慮,胡亂一塞
其實並不是古代所有的精英階層都不關心民間小說,
他們也零星地收藏一些,但並沒有把它看作一個單獨的門類。
總的來說,這方面明朝人活泛些,清朝人比較死板。
像明朝的《百川書志》就把《水滸傳》算在史部的“野史”裡。
這種胡亂一塞,說不上有什麼道理,只是編目錄的人感覺哪一類靠得上而已。
至於清朝的《也是園書目》,專門在經史子集之外,又闢出一個“戲曲小說”類,
這就算很給面子了。即便這樣,還是被一些人罵:
你們竟敢收這種“閒書”,是可忍孰不可忍。

前面講過,相比於明朝人,清朝人對草根文學、通俗小說是很鄙視的。
所以《紅樓夢》裡,賈寶玉和林黛玉看《西廂記》,也要偷著看。
這和我們課堂上把武俠小說包了教科書的書皮偷偷來看,沒有什麼區別。
一直到近代,受了西方的影響,梁啟超又提倡“小說界革命”。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才成了蓋過傳統詩詞歌賦的大門類。
於是歷史上各種“小說”得以重新發現其價值。
像《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當年不登大雅之堂並且無處安放的文學,
才一舉跨入“名著”行列。


即便這樣,晚清、民國時期,通俗小說在各大圖書館也是亂塞的,
有的塞到史部,有的塞到子部小說類。
直到中國的圖書館漸漸引入了現代的圖書分類,才單列出“文學”這一類。
以《西遊記》為代表的,曾經無處安放的通俗小說,才有了自己合適的位置。

所以說,不要想當然地以為,
《西遊記》《水滸傳》這些小說從一開始就被當成是名著對待的,
它們也是經歷了一系列的演繹和進化,才能成為今天我們眼裡所謂的“名著”。


本文源自:今日頭條(四庫全書中為什麼沒有收入《西遊記》)
稿:蔡曉雨
轉載:得到

--------
主旨:
當我們討論古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時,其實有一個潛在的前提被我們忽略了:
這四部分,其實更多的是精英文化。
而大眾文化、草根階層的知識結構,有很大一部分,不在精英階層的經史子集四個部分內。
像《西遊記》,這種根本分不進經史子集任何一個分類裡面的書,該怎麼歸類?通常是
1. 根本不理
2. 基於分類者的主觀考慮,胡亂一塞
 
的確《四庫全書》的子部下面,是有一個“小說家類”。
不過這個“小說家”,和我們今天說的“小說”,其實是兩回事。
因為從漢代以來,圖書分類上通常認為,
“小說家”,出自“稗官”,也就是“稗官野史”的那個“稗官”。
稗官是專門記錄街談巷議給皇帝看的一種官職。
所以,傳統意義的“小說”,其實更像是市井間流傳的小道消息。
而像《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這樣的大故事,
已經是文學的再創造,肯定算不上是“小道消息”的記錄了。
當時人們管他們叫“市井話本”,或“通俗演義”。
但因為《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大故事,
它們也的確是從一些“小道消息”逐漸擴充起來的,
比如玄奘取經的一些趣聞、宋江造反的一些史實,等等。
所以宋代以後,人們也管《西遊記》這樣的大故事叫“小說”。
 
相比於明朝人,清朝人對草根文學、通俗小說是很鄙視的。
直到近代,受了西方的影響,梁啟超又提倡“小說界革命”。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才成了蓋過傳統詩詞歌賦的大門類。
直到中國的圖書館漸漸引入了現代的圖書分類,才單列出“文學”這一類。
以《西遊記》為代表的,曾經無處安放的通俗小說,才有了自己合適的位置。

❤得到-科學-為什麼地球人不用電磁波說話

文章出處:為什麼地球人不用電磁波說話


問大家個問題,我們地球人為什麼不用電磁波來說話呢?
這個問題聽上去好怪,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呢?

這是因為,在著名的小說《三體》裡,有一種三體人,
這幫傢伙要侵略地球,這部小說主要講的就是地球人怎麼抵抗三體人的故事。

小說裡描寫,三體人之間的交流方式,就是通過大腦直接發射電磁波信號,
然後另一個三體人接受電磁波來完成交流的。
等於說,三體人的大腦兼有手機基站和手機的功能,既能發射信號,又能接受信號。

那麼,這種交流方式,和地球人靠聲波來交流的方式,哪一個更好呢?

首先,我們把兩種交流方式做一個PK,
結果呢,是三體的電磁波完胜,完全碾壓地球人的聲波溝通。

第一,聲波慢,在空氣裡的傳播速度是每秒360米,而電磁波是光速,每秒30萬千米。

第二,聲波只能在空氣裡傳遞,
而電磁波不需要空氣當媒介,可以在空間裡傳播,太空裡也可以用。

第三、電磁波不受空間的限制,三體人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對話,
而人類的聲波不行,房子裡朝房子外喊,就聽不見了。

第四,電磁波表達的意思非常精準,你這發出的是什麼,那邊收到的就是什麼。
而不像聲波,干擾因素太多了,距離太遠聽不清;
有雜音聽不清,有一個聽力不好也聽不清;
另外一個人有口音,還是聽不懂。這一說一聽,對語義都有損失。這裡有個真實的例子:
部隊行軍,在隊伍最前面的領導下達命令,說讓隊伍拉開距離,傳到後面就變成:
拉上毛驢。這誤差很大,而電磁波就不會。

第五,電磁波是可以傳遞圖像和視頻的。
換句話說,三體人之間,是可以共享圖像和視頻的,而且就真的和看見了一模一樣。
而人類的語言,要描述一張照片,或者描述一段視頻,就非常費勁。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三體人從器官上,就比我們人類先進。
一個種族的溝通效率高了,自然文明也發達。
所以也就好解釋,為什麼是三體人侵略我們,而不是我們侵略三體人了。


那麼問題是,為什麼地球人沒有進化出電磁波作為溝通手段呢?

首先亮個觀點,一種技能,一定要在進化出來的第一天是有用的,才能保留得下來。

這句話好深奧,是不是沒聽懂?沒關係,你接著聽下面的推理。

其實啊,人類的嘴巴,本來不是拿來說話的。
在哺乳動物的演化裡,嘴巴的學名叫做下頜,說通俗點就是下巴的意思。
動物擁有下頜的時間,那可很早了,大概在4.6億年前就出現了。
下頜最早當然不是用來說話的,而是用來捕食的。
有了上下頜,就能主動咬住食物。

第二個功能呢,可以用來防禦敵人,
就是我們常說的,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下頜是可以用來攻擊的。

但是隨著進化,每個器官的功能都在發生變化,有的主功能就變成輔助功能,
比如下頜的主動捕食功能和防禦的功能,今天人類就用得就很少。
可能防禦功能還會偶爾一用。
但是下頜的一個幾十萬年前才進化出來的輔助功能,卻成為了主要功能,那就是說話。
類似的情況很多,比如很多昆蟲的翅膀,
本來進化出來是為了飛翔的,但是很多動物用它來發聲,北京人夏天養的蟈蟈就是這樣。

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器官,
一定要從進化出來的第一天就是有用的,然後才有機會慢慢進化出別的功能。
而下頜,也就是嘴巴,它從第一天開始就有用,所以,它就有機會演化出了說話的功能。

但是,一個電磁波發佈器,對於地球上的一隻低級動物來說,就沒有什麼用。
正是因為它從第一天開始就沒用,所以就沒有得到演化的機會。
即便在漫長進化史上,真的有某個物種進化出來過類似電磁波發射器的東西,
但它還是沒有遺留下來。懂得了這個道理,再來看很多動物現象,就都能解釋得通了。

比如以前科學松鼠會裡曾經有人提出過,為什麼老虎沒有進化出機關槍?
這個問題,和人類的嘴巴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電磁波的發射器,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即便這是個好東西,第一天用不上也是白搭

再深入分析一步,其實在今天的商業社會,和生物進化是非常相似的,
有的公司,可能有很遠大理想,你的理念可能是個好東西。
但是你首先是一個物種,要在這個商業世界存活下去,
所以,你的這個技能,必須在第一天進化出來的時候,就有用。
什麼是有用?在商業社會,或許就是要能賺錢,要能提供價值。
不然,這樣的產品和功能,就會是無根之草,
就像人類和電磁波之間的關係一樣,是個好東西,但是只能存在於理論上。


本文源自:收費音頻《懷沙說書》
稿:懷沙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人類的嘴巴,本來不是拿來說話的。
 在哺乳動物的演化裡,嘴巴的學名叫做下頜,說通俗點就是下巴的意思。
 動物擁有下頜的時間,那可很早了,大概在4.6億年前就出現了。
 下頜最早當然不是用來說話的,而是用來捕食的。
2. 可以用來防禦敵人,
 就是我們常說的,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下頜是可以用來攻擊的。
但是下頜的一個幾十萬年前才進化出來的輔助功能,
卻成為了主要功能,那就是說話。
類似的情況很多,比如很多昆蟲的翅膀,本來進化出來是為了飛翔的,
但是很多動物用它來發聲,北京人夏天養的蟈蟈就是這樣。
值得注意的是,

一個器官,一定要從進化出來的第一天就是有用的,然後才有機會慢慢進化出別的功能。
而下頜,也就是嘴巴,它從第一天開始就有用,所以,它就有機會演化出了說話的功能。
但是,一個電磁波發佈器,對於地球上的一隻低級動物來說,就沒有什麼用。
正是因為它從第一天開始就沒用,所以就沒有得到演化的機會。
比如以前科學松鼠會裡曾經有人提出過,為什麼老虎沒有進化出機關槍?
這個問題,和人類的嘴巴為什麼沒有進化出電磁波的發射器,是一樣的道理。
因為即便這是個好東西,第一天用不上也是白搭。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得到-風俗-為什麼你經常爆粗口

文章出處:為什麼你經常爆粗口


平時咱們一提到爆粗口,就覺得這是一件極不文明的事兒。
但事實上卻是,你每天都會說一大堆的髒話。
可千萬別不信啊,有人專門做過這方面的統計,發現我們說的話中,髒話的比例占到0.6%。
而每人每天平均大概用到1萬6000個詞彙,
這也就是說,我們每天的日常語言中有100來個詞會是髒話。

其實啊,髒話不僅會在成年人的日常交流中時不時蹦出來,甚至在許多情況下,
對於小孩子來說,說髒話都是無師自通的。
在以英語為語言的國家,12個月大的小孩就可以嘰嘰歪歪罵些髒話了,
到他們上小學的時候,掌握至少20個髒話單詞是毫無壓力的。
而到了青春期荷爾蒙噴發的年齡,髒話的使用也會達到巔峰狀態。
你看,說髒話幾乎伴隨了我們的一生。

可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就養成了這種脫口成 “髒”的能力呢?
最近,大科技雜誌社就發了篇文章來解釋這個問題,
它說人們愛爆粗口,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說髒話跟咱們的語言傳統有關,最早的髒話正是起源於語言當中詛咒的功能
古時候的人們認為,語言有一種神力,可以通神靈,生萬物,
既可以詛咒,也可以祝福,你想想中國古代有很多語言的禁忌,
比如過年摔壞了盤子不能說碎,得說碎碎平安。
這都是因為人們認為,
一些不適當的語言有詛咒力,能夠毀傷人的靈魂或肉體,所以就會特別小心使用。
但當人們走出神靈崇拜,甚至挑戰神靈時,就開始逐漸打破這種禁忌,
並用一些褻瀆的話作為咒語,達到詛咒和辱罵敵人的目的。
你看在英文裡面,許多髒話詞綴都會帶上代表神聖含義的詞語。

這種由詛咒演變而來的髒話非常普遍,但同樣是罵人,
各個地方因習俗和文化差異,髒話偏重也不同。
在中國,比較看重宗族倫理關係,說髒話往往會拐彎抹角,
罵人祖宗十八代,牽連到七大姑八大姨等等。
而在西方,自我意識則比較強,髒話與日常生活聯繫比較緊密,
比如美國人會偏好用排泄物罵人,而荷蘭人則專攻病痛,俄羅斯的髒話多與性有關。

這是我們愛說髒話的第一個原因,語言傳統導致的。


那第二個原因就是,髒話本身有最容易學又最難忘的語言特性,
雖說語言是咱們人類特有的一大高級功能,不過髒話應該是語言裡最墊底的
科學家發現,髒話可能本質上並不是一種話,而是情緒。
你想想,咱們平時鬧情緒多簡單啊,說髒話也是一樣。

在大腦裡,髒話和其他語言的存儲方式都不太一樣,
是一個叫“髒話發動機”一樣的結構來管理的。
這個髒話發動機在人的大腦裡就是一個“邊緣系統”,是大腦中最原始的部分,
它負責的不是進行理性思考和行動的機能,而是生存所必需的原始本能和感情功能。
換句話說,就是人類的情緒。這也就意味著,髒話是與情緒、本能聯繫在一起的,
這種情緒化的特性,就使得髒話比理性思考來得更快、更強烈也更容易被人記住。
有些老年癡呆患者,即使連自己家人的名字都不記得,但還會罵人。
這就是因為髒話不需要費甚麼腦細胞,
基本上只要你想說髒話,邊緣系統就會立刻發動起來。


最後一個原因,說髒話還是咱們人類進化的需要
遠古的時候,人類祖先還處於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階段,
面對比自己壯十幾倍又兇猛異常的野獸時,該怎麼辦呢?
英國基爾大學的一個研究給出了答案,那就是說髒話。
研究者發現,說髒話有兩個好處,
第一是讓你暫時忘掉疼痛,更加勇敢;
第二是能讓你逃得更快,無論哪一點都增加了人類存活的概率。
面對危險的時候,如果人們說髒話,控制人類情感的“杏仁體”神經群就會立刻反應,
馬上讓人處於應激狀態,讓你的心跳加快,痛覺遲鈍。
所以就有學者推測,在人類進化之初,我們的祖先在戰鬥時罵髒話會更兇猛無比,
同時又能忘了疼痛,即使逃跑也會跑得更快。
你看人類能存續下來,部分原因居然還是靠罵髒話。

所以你看雖說大部分情況下說髒話都很負面,但其實它也有不少積極的作用。
說到底,我們之所以經常說髒話,
是文化傳統、大腦語言系統以及人類進化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大科技”(為什麼人們常常愛爆粗口)
稿:任筱寒
轉載:得到

---------
主旨:
有三原因
1. 說髒話跟咱們的語言傳統有關,最早的髒話正是起源於語言當中詛咒的功能。
 美國人會偏好用排泄物罵人,而荷蘭人則專攻病痛,俄羅斯的髒話多與性有關。
2. 髒話本身有最容易學又最難忘的語言特性
 雖說語言是咱們人類特有的一大高級功能,不過髒話應該是語言裡最墊底的。
3. 說髒話還是咱們人類進化的需要
 (1)讓你暫時忘掉疼痛,更加勇敢
 (2)能讓你逃得更快
說到底,我們之所以經常說髒話,
是文化傳統、大腦語言系統以及人類進化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得到-教育-今天的年輕人更要讀大學

文章出處:今天的年輕人更要讀大學


最近的高考呀,雖說考生人數不如以前多了,
但是社會對高考的熱情依然有增無減,高考依然是那幾天炙手可熱的話題。
不過,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還是和以前一樣經常被提到:
今天的年輕人去讀大學,到底還有沒有回報呢?

想必你一定聽人說過,現在大學生畢業的那點收入啊,還不如一個建築工地的農民工高呢。
比如說,假如十年前不去讀大學,而是直接去打工,只要沒病沒災,
至少也能存個三五十萬,回老家安家置業、再做點小生意,一家人也能安安心心生活下去;
而反觀今天的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工作個五六年可能還是月光族,
別說日益高漲的房價了,連處個對像都是問題。所以這麼看起來,讀大學還真是不划算吶。

不過,我們這是用過去的標準來衡量今天上大學的價值,
如果用發展的眼光預測未來的形勢,今天年輕​​人讀大學依然不如早就業嗎?
最近,公眾號“學術大觀察”就推送了一篇文章,
文章就說啊,如果用動態的眼光看待未來的就業,那麼今天的年輕人更應該讀大學。


首先,過去十幾年之所以打工看起來賺錢,
是因為當時正是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逐漸發展的時期,
許多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了爭奪中國的市場,紛紛給勞動力青年​​交社保啊、漲工資啊、
而且還產業內遷,一時間中國的勞動力日子過得特別好。
不過時過境遷,今天勞動力市場的繁榮景像已經要過去了,
許多製造業已經紛紛將工廠遷往了東南亞這些更為廉價的勞動力市場。
你去商場看看就會發現,許多商品都是產自印度啊、越南啊這些地方,
Made in China所佔的比例是越來越小了。
所以,如果你再以為今天趁著年輕出賣勞動力還可以過得和從前一樣好,
那就大錯特錯了,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紛紛外遷,未來靠打工來掙錢會越來越難

此外,技術的發展正在逐漸替代單一型技能的勞動力,
比如說那些製鞋子、衣服需要工人做的活,現在已經逐漸被機器替代了,
就連出租車司機,也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日益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
所以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只依靠簡單培訓就能學到的技術謀生,會越來越困難。

你可能會說,上大學不也是讀個專業,然後畢業找工作嗎?
你說單一技能容易替代,那大學畢業後不也就那樣嗎?
這麼想啊,那就是把高等教育想像得太簡單了,
高等教育除了能給予我們專業技能外,還能使我們學習到更多的變現技能和跨界技能,
我們能夠通過各種講座、社團、演講等活動提高其它方面的軟實力,
而這樣子的軟實力往往能夠放大我們原有的專業技能,獲得變現的渠道。


比如,如果掌握了公眾演講、寫書、網絡問答、面對面諮詢等等能力,
你就能夠通過講課培訓、分享交流、寫書等機會,將自己的技能通過傳播放大而變現。
而這些能夠拓展更多收入渠道的軟實力,是需要通過高等教育的熏陶才能夠完成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變現平台也應運而生,
比如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分答”欄目,
顯然只有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並在這些軟實力上勝人一籌的知識分子,
才更有可能通過這些知識平台賺錢。

此外,高等教育還能培養人們終身學習的能力
使得人們即使離開大學以後,依然能夠習得其它的跨界技能
比如我們經常見到許多領域的專家,在其它領域同樣很吃香:
一些科學家可能是經濟學領域的大亨,有些設計師本身可能又是公司老闆,
這些很不一樣的知識體系,顯然不是通過大學幾年能係統學習到的。
但是,高等教育恰恰能讓我們即使離開大學,依然能夠學習其它領域的知識,
將它們融會貫通、一通百通。而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多數工人,
別說學習跨界技能了,脫離了本身的技術範疇,連做好一套像樣的PPT往往都很難。
所以面臨知識經濟時代,他們就很容易被高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

所以現在你明白了吧,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尤其是國家號召的工業化4.0時代的到來,
整個社會對知識的依賴會越來越強。未來只有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
擁有強大知識水平和跨界技能的人們,才能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與變革。
像過去那樣打工十年就能過得比大學生還好的事情將越來越少見。
知識就是力量,真的不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呀。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學術大觀察”(為什麼今天的年輕人更要讀大學)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高等教育除了能給予我們專業技能外,
還能使我們學習到更多的變現技能和跨界技能,
我們能夠通過各種講座、社團、演講等活動提高其它方面的軟實力,
而這樣子的軟實力往往能夠放大我們原有的專業技能,獲得變現的渠道。
比如,你如果掌握了公眾演講、寫書、網絡問答、面對面諮詢等等能力,
你就能夠通過講課培訓、分享交流、寫書等機會,將自己的技能通過傳播放大而變現。
而這些能夠拓展更多收入渠道的軟實力,是需要通過高等教育的熏陶才能夠完成的。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
越來越多的變現平台也應運而生,
比如最近火得一塌糊塗的“分答”欄目,
顯然只有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並在這些軟實力上勝人一籌的知識分子,
才更有可能通過這些知識平台賺錢。
此外,高等教育還能培養人們終身學習的能力,
使得人們即使離開大學以後,依然能夠習得其它的跨界技能。

❤得到-中史-“秦滅六國”發生了三次?

文章出處:“秦滅六國”發生了三次?


咱們得到APP的常客曾國藩曾經說過:想辦大事,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靠譜的接班人。
因為真正的大事,都是觀念變革的結果。
一個人在有生之年,能改變的事情不少,但想轉變根深蒂固的觀念就難了。
但是,如果你有接班人就不一樣了,
他會在你走後,把你的成就鞏固下來,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數不勝數。
最近《上海書評》主編張明揚寫了一篇文章,
秦滅六國最終實現大一統這件事,也是反反覆覆幹了三遍,
才把人們的觀念給徹底轉變過來的。我們一起來聽聽。


咱們先來看看秦滅六國想要轉變什麼觀念。
咱都知道,秦王嬴政平掃六國的時候,第一次用“大一統”制取代了戰國的“分封制”。
可是,好景不長,秦朝只存活了14年就滅亡了,這下大一統制也生死未卜了。
而秦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就在於觀念上和其他六國的東方文化的巨大衝突造成的。

舉個例子,秦國統一六國前做過商鞅變法,確立了對內嚴刑峻法,對外崇尚軍功的價值觀。
秦始皇統一之後又推出 “大一統”的思想,
這些對於 “自由散漫”的東方文化來說,都是無法忍受的一種價值觀。
所以,秦始皇的統一,只是軍事和政治上的統一,並沒有實現“文化統一”。
而且,短短 14 年的統一很難填平數百年的價值觀鴻溝。
於是,在陳勝吳廣首義之後,六國利益集團就開始大搞“復辟”,
被秦始皇“人為”中斷的“戰國體制”又重新站了起來。
更有意思的是,就連秦中央政府也認可了六國的“復辟”。
比如:趙高在除掉秦二世之後,讓繼位的子嬰去除帝號改稱“秦王”,
果斷拋棄了“皇帝”這個歷史包袱。
你看,這就是第一遍“秦滅六國”,這是一次失敗的文化統戰,眼看“大一統”就煙消雲散了。

這時,秦始皇的接班人劉邦出現了,
他通過擊敗“六國利益集團”的代言人項羽,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一統。你可能納悶:
劉邦也是楚國人啊,他怎麼就變成了秦國“大一統”的接班人了呢?
這是因為,在反秦陣營中的各路諸侯曾經有過一個約定:
誰先打進關中,誰就是新的“秦王”。
按照這個邏輯,消滅了項羽的關中三國,佔據了秦國舊地,
劉邦在地域層面就已經是“秦王”了。
而且,雖然劉邦屬於“外來政權”,但秦人和劉邦在利益上彼此需要,
項羽又坑殺了二十萬秦軍,和秦人有不共戴天之仇,於是秦人和劉邦很快就達成共識了。

在劉邦的軍隊構成中,剛開始是以楚人為主體的聯軍,
但在佔據了秦地,正式和項羽爭霸之後,
秦人開始源源不斷地被徵召進來,逐漸成為了劉邦軍隊的絕對主力。
你看,所謂的“楚漢爭霸”,其實就是一種新版本的“秦楚爭霸”
所謂的統一全國,
也就是劉邦以關中為基地,效法秦始皇平掃關東六國的過程,這其實是第二次“秦滅六國”。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劉邦繼承了秦始皇的政治遺產,再造了帝業,
但在劉邦的時代,東西文化衝突仍然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
因此,劉邦在漢帝國採取了“一國兩制”:
在秦國舊地實行郡縣制,而在東方的舊六國的地盤上執行了分封制。
這實質上反映的是,東方民眾在文化和心理上,
仍然沒做好和西方的漢王朝大一統的準備,他們只能接受在分封制下的名義上的統一。


但是,劉邦的繼承人們繼續完成了他沒完成的事。
從漢文帝開始,漢帝國的國策之一就是削弱東方各王國的權力和勢力,全面遵行“漢法”。
但這些並不能在根本上解決東西方文化的衝突,
於是,儒家文化來了,它逐漸消解了漢帝國法治文化的基因,
讓“文化統合”在理念上更容易讓東方文化接受了。
而且,儒學的復興其實是東方社會提出的一種“以我為主”的文化統合方案。
而作為一種特殊的利益交換,儒家在反對西部的“法治”的同時,
通過自我理論的升級,不再反對西部的“大一統”文化了。
並且,在董仲舒時代提出了儒家版本的“大一統”學說,亮出了“大一統”的底色,
這套很符合漢帝國的文化統一戰略,儒家在政治上很快獲得了漢帝國的認可。

同時,漢帝國在武力上也對東方諸侯國進行了最後一擊。
比如:在漢景帝時代平息了七國之亂,終結了東方諸侯國對中央政權的武力威脅,
又在漢武帝時代出台了“推恩令”,在製度上徹底清算了諸侯國的“強大”。
你看,漢景帝第三次完成了“秦滅六國”的歷史任務,
漢武帝又在先輩的基礎上,以“獨尊儒術”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東西方文化統合的終極方案。
於是,大一統時代,就這麼到來了。


你看,大一統制度雖然在中國政治文化上維持了很久,
但它登上政治舞台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順利,
它以秦漢兩朝數代帝王的政治生命為賭注,才成為了後世上千年的“理所當然”。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羅輯思維”(“秦滅六國”這樣重要的事,要做三遍)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秦滅六國最終實現大一統這件事,也是反反覆覆幹了三遍,
才把人們的觀念給徹底轉變過來的。我們一起來聽聽。
第一次,秦始皇的統一,
但只是軍事和政治上的統一,並沒有實現“文化統一”。
 
第二次,劉邦在漢帝國採取了“一國兩制”:
在秦國舊地實行郡縣制,
而在東方的舊六國的地盤上執行了分封制。
 
第三次,漢景帝第三次完成了“秦滅六國”的歷史任務,
漢武帝又在先輩的基礎上,
以“獨尊儒術”第一次系統地提出了東西方文化統合的終極方案。
這才真正完成大一統。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得到-商業-拉菲葡萄酒為啥那麼貴

文章出處:拉菲葡萄酒為啥那麼貴


最近幾年,進口高檔葡萄酒,成為了土豪們炫富,炫耀品味的一個主要道具。
在電影或者電視劇裡,演員們開口就說"來瓶82年的拉菲"。
那麼,拉菲葡萄酒到底貴在哪裡?為什麼1982年的拉菲到今天都沒有喝完?
資深美酒記者黃山就寫了一篇文章,回答了這個問題,
也順帶為我們普及了一下拉菲葡萄酒背後的故事,和經濟學。


首先,我們來估算下82年拉菲有多少吧。
拉菲古堡,作為一個酒莊,它的年產量在18萬到24萬瓶之間,
82年拉菲也差不多有這麼多瓶。不過三十多年過去了,
拉菲1982年還是可以買到,這是因為買酒的人出於收藏投資目的,
不會把手頭的酒都喝光,因為拉菲1982年,升值潛力更大。
留下幾瓶,漲價的時候再一轉手,那可是穩賺不賠。
不僅個人如此,一些葡萄酒投資公司也是這樣,
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拉菲 1982的消耗速度遠比直覺上要來得慢。

其次,大家知道,物以稀為貴。每當人們喝掉一瓶82年的拉菲,
這個世界上就會少掉一瓶,導致供需進一步不平衡。
剩下來的拉菲1982就會繼續漲價,喝得起它的人越來越少,消耗速度也會越來越慢。

當然,說到這裡,就要戳到咱們中國消費者的一個痛點了,
沒錯!你買到的82年拉菲沒準是冒牌貨。
據說中國市場上的拉菲葡萄酒,超過八成是假的,
一個拉菲1982年的空瓶,回收價在4000元以上,重新灌點酒,輕鬆騙過外行。
遇到懂葡萄酒的,灌點2000元左右,同一地區的酒進去,行家也很難分辨得出。
這是因為在世界葡萄酒中心法國波爾多左岸地區,像拉菲這樣風格的酒莊一抓一大把。
想要模仿拉菲的味道,並不難。
黃山說了,哪怕是次於拉菲的二級酒莊,
只要拿出最好年份的葡萄酒,和拉菲PK,短時間內也難分勝負。
拉菲獨特的優勢,只能在開瓶7、8個小時後才會彰顯出來
但問題是,除了專業品酒人士,誰有那麼大耐心? 7,8個小時。黃瓜菜都涼了!

那麼有聽眾可能想問了,和1、2千的好酒相比,拉菲的味道好一點,卻要3萬多元,
價格也差太多了,這又是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
因為在消費領域,總有一小撮頂尖產品的價格會虛高。這是由富人的消費力決定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還要追問,市場上那些價格低廉的“小拉菲”如果不是假酒,是什麼?
給大家科普一下,小拉菲實際上是拉菲古堡出的副牌酒。
你想啊,一個莊園有那麼多的葡萄,
最好的葡萄去釀正牌酒,剩下的葡萄也不能浪費,就拿去做副品牌的酒。
小拉菲的價格也沒有那麼高,大概在5000多元。
雖然品質比不上正派,還是比一般酒莊要優秀。

此外,拉菲古堡因為太受歡迎,
所以滿世界開酒莊,好多低端產品,也掛上了拉菲這個頭銜,
因為有了這個光環,在大眾市場上很容易PK掉對手。
這些酒的價錢在100到300元之間,品質當然比不上大、小拉菲了,也沒什麼升值空間。
那些電視,廣播直銷廣告裡賣的特價拉菲,如果不是假的,就是這種貨色。
下次您聽到小拉菲,可得長得心眼,懂點葡萄酒常識,明明白白消費,這才是正理。


本文源自:別被拉菲唬得一愣一愣
稿:黃思瑩
轉載:得到

❤得到-職場-職場新人最缺哪種能力?(自己想要→別人想要→大家想要)

文章出處:職場新人最缺哪種能力?


我們都知道,不少職場新人都可能因為不明白職場規則,
沒辦法在工作上取得讓自己滿意的成績。那你想過沒有,
到底對90後的新人來說,欠缺哪種能力幾乎是致命的?
最近,在公眾號“千古劉傳”上就有這樣一篇文章,
作者認為,對這些職場新人來說,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是最重要的。我們一起來聽聽。

在解釋原因之前,我們先聽聽這樣一個案例。
實習生李雷和韓梅梅同時接到了老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整理工作,
老闆要求他們把文檔寫好後發到他的微信上。
於是,李雷用word寫好文檔後,直接把這個文件發到了老闆微信。
而韓梅梅呢,寫好後,
多花了半個小時把內容編輯成了公眾號的圖文信息,再推送給了老闆。
後面幾次類似的工作,李雷和韓梅梅也是這樣完成的。
雖然整理的內容差距不大,但很快,老闆就把所有重要的整理工作都交給了韓梅梅,
而把優先級低的任務交給了李雷。那你覺得,這對李雷來說是好事嗎?
當然不是。後來韓梅梅的工資很快就漲了,而李雷一直在原地踏步。

聽完這個故事,你怎麼理解這兩個實習生產生差距的原因?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細節問題,因為格式不兼容的原因,
就算你word裡的文字已經排好版了,
在微信裡看起來也是擠成一堆的,但公眾號的圖文消息閱讀起來就很清爽。
對一個老闆來說,他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時間,這是很多職場新人不知道的一個事實。
老闆聘請僱員,不是他幹不了這活,本質上是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但你再深入想想就會發現,其實這不是本質問題,
因為老闆不會僅僅因為一個工作細節節省了時間就更看重韓梅梅。
深層原因是,韓梅梅在沒人提醒的情況下,就知道主動使用圖文推送來方便老闆的閱讀。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韓梅梅對老闆的需求有很強的理解能力
這才是韓梅梅被重用的真正原因,而不僅僅是因為推送細節。
你想想看,老闆交代你一個任務,他只會跟你說,我要這個文檔。
但肯定不會跟你強調,我要簡潔易讀的文檔,
要很快能看完這個文檔然後方便決策,而且還會把這個文檔發給其他重要的人。

所以你發現沒有,這裡的需求其實不只是一個文檔,
還有一個隱含需求叫做便於閱讀、節約時間的文檔。而這個隱含需求,只有韓梅梅理解了。
所以,
職場上的需求,往往就分為表面需求和隱含需求,這兩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需求。
對很多職場新人來說,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比較欠缺。
而在職場中,協作隨時都在發生。只要人與人之間有協作,就一定有需求的傳達。
所以如果你不具備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
就意味著你跟任何人的協作都可能出問題,這將對你的職業生涯產生致命的影響。

那你說,該怎麼提高這種理解需求的能力呢?
作者告訴我們,想提高這種能力,你必須知道它​​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理解自我的需求。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消費行為學裡有一個概念,叫做消費者黑箱
它的意思是,
我們只知道消費者在外部接受了哪些刺激,以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但他們是怎麼決策的,這就像黑箱一樣不可見
實際上,這種黑箱不僅在消費領域有,在人類的決策領域裡也存在。
比如你跟女神表個白,女神就一直看著你不說話,
這時候她的決策對你來說就是個黑箱,
你根本不知道接下來她是要上來擁抱你還是會給你一巴掌。
所以在你表白的時候,她是不是對你有需求這事對你來說就是兩眼一抹黑。

那你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的心理活動對你來說不是黑箱。
也許還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研究自己就可以適當推廣到別人身上呢?
其實啊,人類的決策行為,在大多數概率下基本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適用於你的規律,有很大的可能對別人也適用,你沒必要假設自己是特殊的1%。所以,提高理解需求的能力,就可以先從自己入手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會在微信群裡看到大段既不空行也不分段的長文字,
你根本看不下去吧?
這時候如果能有空行並且帶上序號,你就能很快找到重點。
這樣的感受就是適用於大多數人的,
因為人是按照組塊的方式來識別視覺信息的,組塊越小,認知負載就越輕。
所以在跟別人交流的時候,只要你考慮了認知負載的問題,你就知道該怎麼組織信息。
而這樣的隱含需求,對方是不會跟你提出來的。


接下來是第二階段,叫做理解他人的需求
只要你理解了自我的需求,把這個過程中獲得的感悟,
套用到別人身上,再根據具體情形做出一些修正,就能達到目的。
而這裡需要的能力,就是共情
共情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自我感受與他人感受相互映照的過程

舉個例子,你覺得一個你討厭的人或者是不太熟悉的人,在公眾場合跟你表白是什麼​​感覺?
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挺丟臉的,而且讓人不舒服。
所以你再去看看那些狗血的校園表白新聞,
有些時候那些男生搞一個聲勢浩大的表白,其實也會讓女生有這樣的感覺。
這就是沒有共情的問題。


那麼,理解他人需求之後的第三階段是什麼呢?是理解群體的需求。
為什麼這個是第三階段,因為一個群體的需求絕對不是個體需求的簡單加總。

舉幾個例子,比如QQ用戶吧,他只會告訴你說,
他需要更好地聊天,需要更多的表情,
但他肯定沒辦法主動提出自己有一個需求叫,他需要一個QQ群。
還有,對於微信用戶來說,他也只會告訴你,
他要時刻和朋友保持通暢的溝通,但不會告訴你他需要公眾號。
也就是說,群體的需求是一種湧現現象,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其實在自然界中,湧現現象無處不在。
比如蜜蜂,它們個體的智力非常低,但蜂群呢,會湧現出很高的工程智慧和生存策略。
而對大雁來說,列陣飛行也不是它們主觀的發明,
而是因為前面大雁拍打翅膀會造成空氣的亂流,這讓後面的大雁更省力,
於是大雁群體就自然湧現出了特殊形狀的陣型。

再說回人,你想想看,
對於某一個品牌的消費者個體來說,他們只想買到自己需求的商品,
但整個消費者群體呢,會湧現出對價值觀、文化、逼格的需求。
所以說,對於個體來說,他只想弄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和目標,
而對整個協作體係來說,他們需要達成共識和一個方向。

所以,理解群體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說,對職場新人來說,欠缺理解需求的能力往往是致命的;
對年輕人來說,只有學會理解自我、他人和群體的需求,才能發現老闆顯性和隱性的需求。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千古劉傳”(90後職場新人,欠缺這種能力對你是致命的)
稿:曾翔
轉載:得到

-------------
主旨:
對這些職場新人來說,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對一個老闆來說,他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時間,這是很多職場新人不知道的一個事實。
老闆聘請僱員,不是他幹不了這活,本質上是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其次,職場上的需求,

往往就分為表面需求和隱含需求,這兩者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需求。
該怎麼提高這種理解需求的能力呢?分三個階段。
1. 理解自我的需求
 在消費行為學裡有一個概念,叫做消費者黑箱。
 我們只知道消費者在外部接受了哪些刺激,以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
 但他們是怎麼決策的,這就像黑箱一樣不可見。該怎麼辦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研究自己,因為只有你自己的心理活動對你來說不是黑箱。
 也許還有人會疑惑,為什麼研究自己就可以適當推廣到別人身上呢?
 其實啊,人類的決策行為,在大多數概率下基本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適用於你的規律,有很大的可能對別人也適用,
 你沒必要假設自己是特殊的1%,所以,提高理解需求的能力,就可以先從自己入手。
2. 理解他人的需求
 只要你理解了自我的需求,把這個過程中獲得的感悟,
 套用到別人身上,再根據具體情形做出一些修正,就能達到目的。
 而這裡需要的能力,就是共情。
3. 理解群體的需求
 因為一個群體的需求絕對不是個體需求的簡單加總。
 群體的需求是一種湧現現象,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對於某一個品牌的消費者個體來說,他們只想買到自己需求的商品,
 但整個消費者群體呢,會湧現出對價值觀、文化、逼格的需求。
 所以說,對於個體來說,他只想弄清楚自己要做的事和目標,
 而對整個協作體系來說,他們需要達成共識和一個方向。

❤得到-商業-為什麼中國茶葉沒有大品牌(生活方式營銷)

文章出處:為什麼中國茶葉沒有大品牌


今天,去各地的茶葉市場裡買茶,絕對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情,面
對幾十甚至上百種的西湖龍井,你怎麼選擇?
都叫普洱,茶餅的包裝花花綠綠又大同小異,有什麼差別?
你會發現,這個規模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裡,
竟然沒有一個國產大品牌,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財經周刊》這本雜誌裡就有篇文章,專門分析了這個問題,
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這背後蘊藏著什麼樣的商業規律。

首先我們來看,形成一個大品牌的基礎是什麼?是產品。
好的產品應該是標準化、標籤化的,讓消費者容易理解和選擇的
比如在建材市場裡選擇地板,你只要知道幾個不同檔次的品牌,
就可以輕鬆地找到適合你的產品。
但是如果讓你去選擇做地板的木材,恐怕就喪失判斷能力了。
咱們再來看茶葉,其實中國的大多數茶葉還根本談不上產品,
只能算是原材料,直接導致在這個市場裡,想做個像樣的消費者門檻太高。
你需要學會辨別茶葉的產地、季節、採摘時間、炒製工藝、茶葉等級,
你還需要會看、會聞、會泡、會嘗……這種神農嘗百草的功夫,還只是入門級。
除非你是茶葉發燒友,否則你根本不知道買到的茶葉究竟值多少錢。
這絕對是最糟糕的用戶體驗了。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文化。
中國關於茶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茶禪一味”這四個字。
但就是這四個字,基本上困住了所有產茶企業的手腳。
你想想看,
任何一樣東西的文化特質,如果跟“禪”搞在了一起,那還怎麼表達?
根本沒法說清楚,全靠參悟和自省。
所以,當茶葉的文化變得跟中醫一樣玄妙的時候,
你就會在茶城裡產生一種莫名的自卑感和疏離感。
而茶商呢,賣茶的時候總會拿出幾個玄而又玄的術語,
讓你越聽越糊塗,此時他們臉上還會浮現出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這樣的消費體驗,會不會讓你產生購買的慾望?
很顯然,這樣的產品文化,恐怕很難打動新生代的消費者。


第三,再來說說茶葉作​​為一款產品的核心問題——品牌。
咱們中國茶葉企業的品牌意識,
基本只停留在茶葉的自然屬性上,都是“產地+品種”的模式,
比如西湖龍井、雲南普洱、信陽毛尖等等。
這確實是一種品牌策略,但是這個品牌不屬於任何一家企業。
在心理認知層面這些品牌價值連城,但是落實到真金白銀的商業領域,
這些品牌的價值幾乎就被稀釋的所剩無幾了
你比如說,在杭州最大的茶葉市場——江南茶葉市場,滿眼都是西湖龍井的包裝,
隨你選什麼茶葉,都可以裝到西湖龍井的包裝盒裡。
這樣,西湖龍井的品牌價值就被稀釋了。


你看,就因為上面這三個主要原因,咱們中國始終都沒有出現一個非常成功的茶葉品牌。
你可能會問,是不是茶葉這個東西的屬性,就不太適合做品牌呢?當然不是。
說到這兒,咱們就來舉個反例,英國有個成功的茶葉品牌,叫立頓。
人家現在已經成了大都市白領生活方式的代表符號之一。
你比如說,它在都市裡的廣告詞是:
“在不太忙碌灑滿陽光的暖暖午後,沏一杯立頓紅茶、聽聽古典音樂、讀讀書……”
聽到這兒,所謂的小資情調就油然而生。
這種英式下午茶文化加上白領的生活方式,讓立頓橫掃中國市場。
也難怪國內有位生產茶葉的企業家感嘆說,
人家立頓一家公司的年總產值,竟相當於咱們中國七萬家茶企的總和。


那問題是,為什麼立頓能這麼成功?
歸根究底,就是人家把茶葉作為一種消費品牌,做了全方位的推廣和生活方式營銷。
它用標準化的產品,清晰的文化內涵直接、精準地告訴你,
我們代表都市職場精英、我們代表事業成功而懂得享受閒適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嚮往這種生活方式,那麼不用選了,立頓就為你量身打造。

所以你看,中國的茶葉之所以沒有大品牌,
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習慣於“生活方式營銷”的品牌建設思路
我們太習慣於就茶談茶了,
而不是針對某一類人群的特點,賦予某種茶一種獨特的氣質,
再把它跟某一種生活方式連接在一起。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做品牌,太“實在”恐怕是不行的。


本文源自:第一財經周刊(中國茶葉為什麼沒有大品牌)
稿:那其灼
轉載:得到

------------
主旨:
1. 什麼叫品牌?
 形成一個大品牌的基礎是什麼?是產品。
 好的產品應該是標準化、標籤化的,讓消費者容易理解和選擇的。
 再來看茶葉,只能算是原材料,直接導致在這個市場裡,
 你需要學會辨別茶葉的產地、季節、採摘時間、炒製工藝、茶葉等級,
 你還需要會看、會聞、會泡、會嘗……這種神農嘗百草的功夫,還只是入門級。
 除非你是茶葉發燒友,否則你根本不知道買到的茶葉究竟值多少錢。
 這絕對是最糟糕的用戶體驗了。
2. 產品體驗的定位
 再來看看文化,中國關於茶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茶禪一味”這四個字。
 但就是這四個字,基本上困住了所有產茶企業的手腳。
 任何一樣東西的文化特質,如果跟“禪”搞在了一起,那還怎麼表達?
 根本沒法說清楚,全靠參悟和自省。
 茶商呢,賣茶的時候總會拿出幾個玄而又玄的術語,
 讓你越聽越糊塗,此時他們臉上還會浮現出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這樣的消費體驗,會不會讓你產生購買的慾望?
 很顯然,這樣的產品文化,恐怕很難打動新生代的消費者。
3. 同類產品相比的識別度
 咱們中國茶葉企業的品牌意識,基本只停留在茶葉的自然屬性上,
 都是“產地+品種”的模式,比如西湖龍井、雲南普洱、信陽毛尖等等。
 這確實是一種品牌策略,但是這個品牌不屬於任何一家企業。
 在心理認知層面這些品牌價值連城,但是落實到真金白銀的商業領域,
 這些品牌的價值幾乎就被稀釋的所剩無幾了。
4. 成功案例
 為什麼立頓能這麼成功?
 歸根究底,就是人家把茶葉作為一種消費品牌,做了全方位的推廣和生活方式營銷。
 它用標準化的產品,清晰的文化內涵直接、精準地告訴你,
 我們代表都市職場精英、我們代表事業成功而懂得享受閒適的生活方式。
 中國的茶葉之所以沒有大品牌,
 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習慣於“生活方式營銷”的品牌建設思路。

❤得到-世史-時間維度幫你看清問題本質

文章出處:時間維度幫你看清問題本質


我們都知道,解決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找到問題根源,然後才可以談解決之道。
怎麼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呢?如果只在問題表面做文章的話,是很難找到問題根源的。
有本叫《魔鬼經濟學》的書,從時間的維度思考,探討了幾個常見的問題背後的根本原因。
我們一起來聽聽。

第一個問題是,德國為什麼有的城市經濟發展的特別好,有的卻不行。
按照我們常人的理解,經濟發展上有差別,
那肯定是從資源啊、地理位置啊、人口啊、環境之類的方面找原因。
但《魔鬼經濟學》卻把視野拉到了16世紀的宗教改革。
當時,天主教為了籌集資金,向普通老百姓賣贖罪券,
所謂贖罪券,就是說購買贖罪券的人即便是做了惡,也可以得到教堂的寬恕,
這感覺就是教會在做生意。賣贖罪券的行為引起了很多信徒的不滿。
當時有一個叫路德的傳教士振臂一呼,四方響應,
召集了一大群不滿天主教的教徒,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宗教改革。

當時德國分為了天主教和新教兩個教派,
這兩個教派在幾十年間互相扯皮,誰也不讓誰,經常暴力火拼。
直到1555年,德國出台了一個臨時法案,把德國分為天主教區和新教區,
這樣眼不見心不煩,各過各的日子總行了吧。

直到今天的德國,雖然法律上沒有規定,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住在自己宗教的區域。
然後問題來了,根據統計,發現新教區的人均收入要比天主教區的人均收入明顯高。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新教的文化和天主教的文化不一樣,
和天主教徒相比,新教徒在教義上要求更嚴苛,
於是新教徒們每週的工作時間更長,個體經營戶更多,全職工作的女性也明顯更多。
這就是說,導致現在德國某些城市經濟發展好的根本原因,
是這些城市裡住的大多數是新教徒,
而新教徒的文化又更適應今天的商業社會,跟大家通常想的不一樣


我們再來看第二個問題,
意大利,有些城市的公民更原因參加慈善活動,有的城市卻不願意參加
為什麼同一個國家的居民道德上會有這麼大差異呢?是因為某些城市的公民更有同情心嗎?
當然沒這麼簡單,

問題的根源得回到中世紀。
把眼光放長遠之後,我們會發現,那些願意參加慈善活動的城市,
在歷史上都是自由城邦,而那些不願意參加的城市,在歷史上都是別人的殖民地。
知道了這樣的歷史背景,我們就​​不難理解這個問題了。
擁有自由城邦歷史的城市,市民們有自由寫作的傳統,
他們更願意相信民間機構,所以很信任慈善組織。
所以你看,是不是願意參加慈善活動,不能簡單的歸因於道德問題。
如果我們丟失了時間這個維度,看問題就會片面化。


第三個問題是,根據統計,美國黑人患心臟病的概率要比白人高50%,這是為什麼呢?
是因為黑人太窮醫療條件差,還是因為黑人生活不健康?
都不是,還得加入時間這個維度,我們才能看得更清楚。

我們都知道,
黑人兄弟有一段悲慘的歷史,就是被當作奴隸販賣。
當時販奴的路途遙遠,如果黑奴身體不好的話,很有可能死在路上。
這對販奴商人來說是不能忍受的損失,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檢驗黑奴身體是否健康的方法。
說起來有點噁心,這些黑奴商人會用​​舌頭舔黑奴的臉,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可以嚐一嘗奴隸臉上是不是夠鹹,這有什麼用呢?
舔起來比較鹹的奴隸,對鹽的敏感度高,在販賣的路上就不容易脫水死亡,
所以被賣到南美的黑奴,都是對鹽高度敏感的人。

不過呢,對鹽敏感不容易脫水,但也更容易得心臟病,而且對鹽敏感是會遺傳的。
所以,現在美國黑人比白人更容易得心臟病,
是因為他們都是當時黑奴的後代,遺傳了對鹽高度敏感的基因。
你看,這個原因按直覺和常識根本想不到,但把時間維度拉長之後立馬看出來了。

通過這三個問題,我們能看到,很多問題的根源可能在幾個世紀之前,
只有從一個比較長的時間跨度上看問題,我們才能看的更通透。

本文源自:《魔鬼經濟學3》
稿:王海
轉載:得到

-----------
主旨:
1. 德國為什麼有的城市經濟發展的特別好,有的卻不行?
 視野拉到了16世紀的宗教改革,當時德國分為了天主教和新教兩個教派,
 這兩個教派在幾十年間互相扯皮,誰也不讓誰,經常暴力火拼。
 直到1555年,德國出台了一個臨時法案,把德國分為天主教區和新教區,
 這樣眼不見心不煩,各過各的日子總行了吧。
 直到今天的德國,雖然法律上沒有規定,但是大部分人還是住在自己宗教的區域。
 新教徒們每週的工作時間更長,個體經營戶更多,全職工作的女性也明顯更多。
 這就是說,導致現在德國某些城市經濟發展好的根本原因,
 是這些城市裡住的大多數是新教徒,而新教徒的文化又更適應今天的商業社會,
 跟大家通常想的不一樣。
2. 意大利,有些城市的公民更原因參加慈善活動,有的城市卻不願意參加?

 在歷史上都是自由城邦,而那些不願意參加的城市,在歷史上都是別人的殖民地。
3. 據統計,美國黑人患心臟病的概率要比白人高50%,這是為什麼呢?
 當時販奴商人來說是不能忍受的損失,
 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檢驗黑奴身體是否健康的方法。
 說起來有點噁心,這些黑奴商人會用​​舌頭舔黑奴的臉,
 因為這樣可以嚐一嘗奴隸臉上是不是夠鹹,這有什麼用呢?
 舔起來比較鹹的奴隸,對鹽的敏感度高,在販賣的路上就不容易脫水死亡,
 所以被賣到南美的黑奴,都是對鹽高度敏感的人。
 不過呢,對鹽敏感不容易脫水,但也更容易得心臟病,而且對鹽敏感是會遺傳的。

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得到-中史-元朝真的那麼殘暴、黑暗嗎?

文章出處:元朝真的那麼殘暴、黑暗嗎?


今天講歷史的人啊喜歡聊唐宋,也喜歡說明清,唯獨講元朝那段歷史的很少。
不過小道消息倒是各種各樣,比如有一句話叫做“崖山之後無中國”,
說的是自元朝南下滅了南宋之後,
咱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算是被徹底斷送了,簡直把元朝黑了個透。
但是這畢竟是民間口口相傳的俗語,沒有歷史考證。
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的元朝真的這麼黑暗嗎?
最近,公眾號“閱過邊界”就發表了一篇文章,聽我講完你就會發現,
原來元朝不僅沒我們想像得那麼黑暗,
那些套馬的漢子們確立的政策,反而比別的傳統朝代還要寬鬆許多。

一般來說,一個黑暗的朝代往往有大量苛捐雜稅,導致民不聊生、農民起義,對吧?
不過,蒙古的游牧民族們過慣了粗曠的生活,
對傳統的農耕家庭經常懶得過問,元朝時的農業稅相比前後兩個朝代反而是最低的,
南方種田的農民們在當時甚至一度過上過沒有賦稅的日子

又比如,我們經常聽說過許多封建王朝有文字獄,搞得人心惶惶,生怕因言獲罪。
但是這一套漢族統治者發明的套路,蒙古人壓根看不上。
當時有些南宋的遺民寫歪詩被告發了,結果報告給上頭之後反而被駁回不予追究。
崇尚拳頭說話的蒙古人是這麼認為的:
連天下都是我們的了,一些小老百姓和前朝的遺老遺少發發牢騷,
就弄得朝廷嚴防死守、勾心鬥角的,豈不是很沒面子?
所以在元朝不僅沒有文字獄,
諷刺現實的戲劇甚至可以在皇宮內上演,達官貴人還看得津津有味,鼓掌喝彩


還有一些傳言說,元朝實行非常殘酷的民族政策,漢人在元朝地位很低,
經常被蒙古貴族殘酷壓榨,這個你一定聽說過。
但是這些傳言已經被史學界認定:沒有一個是真實的。
唯一有些影響的,無非是漢人做官會受到一些審查和阻礙,壓根談不上什麼壓榨。

此外,咱們印像中蒙古游牧民族肯定很殘暴,動不動就殺人,對吧?
結果元朝反而是歷朝歷代中少有的律法寬鬆的朝代。
在有數據記錄的元朝歷史上,每年因為犯罪被處死的人數只有幾十個甚至幾個。
這和歷史上許多動不動就誅九族啊、連坐啊、
光一個案子就殺好幾十、好幾百人的朝代比,真是寬鬆到哪裡去了


你可能會說,都說“崖山之後無中國”,
說的一定是元朝統治者們對咱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吧?
比如宋朝經濟那麼發達,要是不被蒙古人這麼一破壞,說不定提前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了呢。
但是啊,我們要知道,歷史是不容許假設的。
南宋王朝氣數已盡,沒有蒙古人南下,照樣會有另一個政權虎視眈眈。
元朝的統治者們好歹融入了中華文化,蒙古人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中的一員。
萬一當時南宋被其它野蠻人滅了,最終搞得跟歐洲一樣,長期陷入黑暗時期呢?
所以說,用假設來給元朝背上個破壞文化的黑鍋,是不正確的。
此外,儘管蒙古人治國比較粗獷,卻也無形中促進了民間文化的繁榮,
元朝時的科舉比較抽風,有一陣沒一陣的,
結果就導致了許多文人走向下層,發展出了獨特的元代雜曲文化,
直到今天,元曲和唐詩宋詞還是並稱的,可見文化地位也並不低。

那麼,這些民間黑元朝的壞話是從哪裡來的呢?
其實,它最初來源於日本侵略者的砲製,
或者說日本人至少一度存在著這樣的想法,說“崖山以後無中國,中華正統在日本”
這樣,侵略咱們時,日本人就有了文化上的合理性。
所以說啊,說元朝斷送了中華文化,確實是不合理的。
不論唐宋還是元朝,其實都是歷史上的正統朝代之一。
元朝統治中原的一百多年時間,也是蒙古族融入中華民族的過程,
並不存在中華文化被消滅、斷代了這一說法。
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持久延續下來的文明,這在世界史上都是公認的呢。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閱過邊界”(元朝在中國歷史上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朝代)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對於元朝黑暗之辯解:
1. 農業稅賦
 黑暗的朝代往往有大量苛捐雜稅,導致民不聊生、農民起義,對吧?
 但蒙古是遊牧民族,元朝時的農業稅相比前後兩個朝代反而是最低的,
 南方種田的農民們在當時甚至一度過上過沒有賦稅的日子。
2. 文字獄
 元朝沒有文字獄,諷刺現實的戲劇甚至可以在皇宮內上演,
 達官貴人還看得津津有味,鼓掌喝彩。
3. 漢人仕途
 一些傳言說,元朝實行非常殘酷的民族政策,
 漢人在元朝地位很低 經常被蒙古貴族殘酷壓榨,這個你一定聽說過。
 但是這些傳言已經被史學界認定:沒有一個是真實的。
 唯一有些影響的,無非是漢人做官會受到一些審查和阻礙,壓根談不上什麼壓榨。
4. 刑罰
 數據記錄的元朝歷史上,
 每年因為犯罪被處死的人數只有幾十個甚至幾個。
 這和歷史上許多動不動就誅九族啊、連坐啊、

 光一個案子就殺好幾十、好幾百人的朝代比,真是寬鬆到哪裡去了。
5. 文化
 元朝時的科舉比較抽風,有一陣沒一陣的,結果就導致了許多文人走向下層,
 發展出了獨特的元代雜曲文化,直到今天,元曲和唐詩宋詞還是並稱的,
 可見文化地位也並不低。
這些民間黑元朝的壞話是從哪裡來的呢?
其實,它最初來源於日本侵略者的砲製
或者說日本人至少一度存在著這樣的想法,說“崖山以後無中國,中華正統在日本”。

2016年6月20日 星期一

❤得到-心理-如何正確地做白日夢

文章出處:如何正確地做白日夢
原文:郭瑞东| 白日梦的正确打开方式(16.1.27)


主旨:
通常,白日夢的愉悅感會讓人喪失鬥志,
因為大腦無法區別真實或虛幻,但它也非全然無用的。
作者建議一套方法(WOOP),
第一步,願望:列出你要實現的夢想。
第二步,成果:描述出成果,你夢想成真後的樣子。
第三步,障礙:想想實現夢想會遇到什麼障礙或困難。
第四步,計劃:列出怎麼克服障礙的計劃。
建議你如何作白日夢,對你的人生有益。



說起“白日做夢”,
大家都知道它是批評一個人不切實際,整天光想好事。但“白日做夢”也不全都是壞事。
比如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個說法,
住院的病人想像康復後的美好畫面,會有助於他成功戰勝病魔。

那麼話說回來,白日做夢——或者準確點說,
通過想像得到的積極心態,對成功到底有沒有用呢?
最近,公眾號“混沌巡洋艦”發了篇文章,介紹了心理學家對這個問題的深入研究。


首先,白日做夢有沒有用,要視任務而定
總的來說,那種簡單的任務,或者對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求比較低的任務,
做做美夢,幻想勝利後的喜悅,確實有用。
但是那種比較複雜的、需要持續努力的任務,就不好說了

打個比方,
如果你參加的是舉重比賽,那麼幻想一下奪冠時的興奮場面,
可能會讓你精神抖擻、鬥志昂揚
但如果你參加的是一整個賽季的籃球比賽,那冠軍夢雖然很美,
然並卵、沒啥用,反倒可能會影響你訓練,給你拖後腿​​

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人的大腦實際上很難分清哪些是真實的,哪些是幻想出來的,容易以假亂真。
所以當你幻想自己拿了冠軍,下意識裡就會認為自己真的贏了,自然就放鬆努力了。
另外,它還容易讓人對困難變得不那麼敏感,盲目樂觀


心理學家做了個實驗,
讓一組學生把自己的白日夢寫出來,比如考試得了高分啊什麼的。
結果發現,整個過程中,
這組學生明顯心跳更舒緩、消耗的氧氣也越少,做白日夢讓他們比以前愉悅多了。
但同時,他們也真的就放鬆了警惕,
不再像以前那樣努力學習了,準備考試的時間也比以前明顯減少。
也就是說,做白日夢讓學生們放鬆了努力,他們被大腦的愉悅感給欺騙了
所以說,白日做夢對那些簡單的事是有用的,比如望梅止渴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對那些重要、需要長期努力的事,就不但沒用,甚至可能有害了


有沒有辦法能不讓白日夢麻痺我們呢?當然有。
辦法就是:先想像自己的成功,再列出成功中會遇到的障礙。
心理學家把這種方法叫“思維對照”(mental contrasting)
也就是說,你在潛意識裡把困難和成功的喜悅聯繫起來,
那你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就會把它看成是對成功的考驗,而不是折磨。
這樣一來,你就會變得更有意志力,更容易戰勝困難、獲得成功。

實驗也發現,運用這種方法的人,他們大腦中負責執行力、高級認知的區域明顯會更活躍。
當然,這個方法也不是對每個人都管用,這裡面的關鍵因素是:信心
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白日做夢會讓他們變得更懶惰,更失敗。
而樹立起自信心的人,這種思維方法會幫他們取得更大的成功


最後,給大家推荐一個方法(WOOP: Wish, Outcome, Obstacle, Plan),
叫“願望—成果—障礙—計劃”四步法,可以讓大家更好地做白日夢
具體來說,
第一步,願望:列出你要實現的夢想。
第二步,成果:描述出你夢想成真後是什麼樣子,會獲得什麼成果。
第三步,障礙:想想實現夢想會遇到什麼障礙或困難。
第四步,計劃:列出怎麼克服障礙的計劃
這個四步法最好先從小的願望開始。

舉個例子,
比如你今天的願望是寫個五萬字的小說,那你的四步法就可以這麼寫:
第一步:願望——寫個五萬字的小說;
第二步:願望實現後的成果——寫完可以賺一大筆稿費,還可能成為知名作家;
​​第三步:障礙——寫著寫著可能會犯睏,寫不下去,或者環境太吵,被外人打擾;
第四步:計劃——準備點咖啡啊茶啊等提神的東西,困的時候喝上一杯。
然後選個偏僻沒人打擾、環境又很不錯的地方,既可以讓你文思泉湧,又不會有人騷擾你。

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很管用?
這個四步法,你要是堅持下去的話,把它變成習慣,
像古人說的每日三省吾身那樣,那就會非常有用,白日夢就可能真的會實現了。
現在,就把學會這個四步法當作你的一個願望,開始行動吧。


本文源自:微信號“混沌巡洋艦”(白日夢的正確打開方式)
稿:徐棄疾
轉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