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4日 星期五

❤得到-文學-《西遊記》是怎樣成為名著的

文章出處:《西遊記》是怎樣成為名著的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古書分經、史、子、集四個部分,於是大多數人就以為:
中國古代的書,全都可以被這四個類別囊括,
而像《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著名小說,一定也是屬於這四個分類裡面的。

而對中國古代文學了解更多一點兒的人,
還會知道《四庫全書》的“子部”下面,有一個“小說家類”。
《西遊記》不是古代著名的小說嗎?
那它一定被收錄在《四庫全書》這個“小說家類”裡了吧?

其實啊,真不是這樣,《西遊記》不僅沒有被收錄在《四庫全書》裡,
而且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西遊記》這些通俗小說歸類是個讓人非常頭疼的問題。


最近,中華書局的編輯李天飛就寫了一篇文章,詳細解釋了下這裡面的門道。
首先,的確《四庫全書》的子部下面,是有一個“小說家類”
不過這個“小說家”,和我們今天說的“小說”,其實是兩回事。
因為從漢代以來,圖書分類上通常認為,“小說家”,出自“稗官”,
也就是“稗官野史”的那個“稗官”。稗官是專門記錄街談巷議給皇帝看的一種官職
所以,傳統意義的“小說”,其實更像是市井間流傳的小道消息。
這種小道消息,雖然未必都靠譜,但人家確實是當真事兒來記錄的。

而像《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這樣的大故事,
已經是文學的再創造,肯定算不上是“小道消息”的記錄了。
當時人們管他們叫“市井話本”,或“通俗演義”。
但因為《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大故事,
它們也的確是從一些“小道消息”逐漸擴充起來的,
比如玄奘取經的一些趣聞、宋江造反的一些史實,等等。
所以宋代以後,人們也管《西遊記》這樣的大故事叫“小說”。
到了近現代,只要是這種像《西遊記》一樣,
有故事、有情節、有人物的作品,人們就一併稱之為“小說”。
也就不管它們是不是從“小道消息”改編而來了。


那這裡就得說說第二個問題,當我們討論古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的時候,
其實有一個潛在的前提被我們忽略了:這四部分,其實更多的是精英文化。
或者說這樣分類,是精英階層的知識結構。
而大眾文化、草根階層的知識結構,有很大一部分,不在精英階層的經史子集四個部分內。
比如宋代以後,
像《西遊記》這樣的通俗故事書越來越多,所以就面臨了一個分類的嚴峻問題。
本來高高在上、只讀聖賢書的文人階層一下子有點矇圈了。
像《西遊記》這種根本分不進經史子集任何一個分類裡面的書,該怎麼歸類?


第一個辦法是根本不理,比如乾隆皇帝下令修《四庫全書》,
雖然有“經史子集”四庫,但修書的時候還有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要文辭優美,典雅不俗。 《四庫全書》裡所收的書,基本上都是給知識分子看的。
像《西遊記》這種通俗文學,是完全排除在《四庫全書》之外的。

第二個辦法是基於分類者的主觀考慮,胡亂一塞
其實並不是古代所有的精英階層都不關心民間小說,
他們也零星地收藏一些,但並沒有把它看作一個單獨的門類。
總的來說,這方面明朝人活泛些,清朝人比較死板。
像明朝的《百川書志》就把《水滸傳》算在史部的“野史”裡。
這種胡亂一塞,說不上有什麼道理,只是編目錄的人感覺哪一類靠得上而已。
至於清朝的《也是園書目》,專門在經史子集之外,又闢出一個“戲曲小說”類,
這就算很給面子了。即便這樣,還是被一些人罵:
你們竟敢收這種“閒書”,是可忍孰不可忍。

前面講過,相比於明朝人,清朝人對草根文學、通俗小說是很鄙視的。
所以《紅樓夢》裡,賈寶玉和林黛玉看《西廂記》,也要偷著看。
這和我們課堂上把武俠小說包了教科書的書皮偷偷來看,沒有什麼區別。
一直到近代,受了西方的影響,梁啟超又提倡“小說界革命”。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才成了蓋過傳統詩詞歌賦的大門類。
於是歷史上各種“小說”得以重新發現其價值。
像《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當年不登大雅之堂並且無處安放的文學,
才一舉跨入“名著”行列。


即便這樣,晚清、民國時期,通俗小說在各大圖書館也是亂塞的,
有的塞到史部,有的塞到子部小說類。
直到中國的圖書館漸漸引入了現代的圖書分類,才單列出“文學”這一類。
以《西遊記》為代表的,曾經無處安放的通俗小說,才有了自己合適的位置。

所以說,不要想當然地以為,
《西遊記》《水滸傳》這些小說從一開始就被當成是名著對待的,
它們也是經歷了一系列的演繹和進化,才能成為今天我們眼裡所謂的“名著”。


本文源自:今日頭條(四庫全書中為什麼沒有收入《西遊記》)
稿:蔡曉雨
轉載:得到

--------
主旨:
當我們討論古書分“經史子集”四部分時,其實有一個潛在的前提被我們忽略了:
這四部分,其實更多的是精英文化。
而大眾文化、草根階層的知識結構,有很大一部分,不在精英階層的經史子集四個部分內。
像《西遊記》,這種根本分不進經史子集任何一個分類裡面的書,該怎麼歸類?通常是
1. 根本不理
2. 基於分類者的主觀考慮,胡亂一塞
 
的確《四庫全書》的子部下面,是有一個“小說家類”。
不過這個“小說家”,和我們今天說的“小說”,其實是兩回事。
因為從漢代以來,圖書分類上通常認為,
“小說家”,出自“稗官”,也就是“稗官野史”的那個“稗官”。
稗官是專門記錄街談巷議給皇帝看的一種官職。
所以,傳統意義的“小說”,其實更像是市井間流傳的小道消息。
而像《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這樣的大故事,
已經是文學的再創造,肯定算不上是“小道消息”的記錄了。
當時人們管他們叫“市井話本”,或“通俗演義”。
但因為《西遊記》、《水滸傳》這樣的大故事,
它們也的確是從一些“小道消息”逐漸擴充起來的,
比如玄奘取經的一些趣聞、宋江造反的一些史實,等等。
所以宋代以後,人們也管《西遊記》這樣的大故事叫“小說”。
 
相比於明朝人,清朝人對草根文學、通俗小說是很鄙視的。
直到近代,受了西方的影響,梁啟超又提倡“小說界革命”。
小說作為一種文學,才成了蓋過傳統詩詞歌賦的大門類。
直到中國的圖書館漸漸引入了現代的圖書分類,才單列出“文學”這一類。
以《西遊記》為代表的,曾經無處安放的通俗小說,才有了自己合適的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