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得到-教育-孩子不讀書是因為你也不讀

文章出處:孩子不讀書是因為你也不讀


讓小孩多讀書很有價值,所以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買很多書,陪他們閱讀。
不過,微信公眾號新生大學發了篇文章說,家長做不做這些事兒其實都沒關係。

首先我們來看,閱讀為什麼重要。
我們經常聽到很多教育機構呼籲: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於是,很多家長會在孩子還沒上學的時候,就帶孩子去參加各種早教班。
而事實上,這是抹不掉孩子之間的差距的。
因為小孩兒間的差距在他們上學前就已經存在了,這是由 “詞彙鴻溝”造成的
什麼叫“詞彙鴻溝”呢?

有一份關於兒童語言能力的研究報告說,
高收入家庭的孩子要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聽到更多的詞語,
經濟條件富足的家庭,能給孩子創造更好的語言環境,這就是“詞彙鴻溝”。


孩子的語言庫裡有 86% 到 98% 的詞彙來自父母。
到了 3 歲左右,孩子的詞彙量和語言表達能力就基本成型了。
這時候,孩子們在語言表達能力上的差距已經很明顯了,
你甚至能通過孩子的表達能力,來判斷他們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到了孩子上學前班的時候,富裕家庭的孩子聽過的詞彙量,會比貧窮家庭高好幾倍。
而這個差距會在孩子日後的學習過程中被不斷放大,那些詞彙量跟不上的孩子會非常吃力。

所以,為了彌補這種“詞彙鴻溝”,美國呼籲家長們多花時間陪孩子交流。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多給孩子朗讀一些書籍,
讓孩子成長在一個詞彙量豐富的環境中,這樣才不至於在後面的學業競爭中吃力。

聽到這,很多人可能會問,那是不是只要給孩子買很多書,
然後擠出時間來陪孩子讀書,就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成績變好呢?

哈佛大學做過一項調查,他們發現,父母身上的很多因素,都和孩子的學習成績高度相關
比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社會經濟地位,父母是否參加過一些家長教育組織,
家裡是不是有很多藏書等等。說白了,這些因素取決於 “父母是一個怎樣的人”。

而另一些因素取決於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比如父母是不是每天和孩子一起讀書,
是不是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等等,對孩子的成績基本沒什麼影響。
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其實對孩子的影響沒那麼大。

你看,這項研究結果就很清晰的說明:
父母是個什麼樣的人,遠比他們對孩子做了什麼更重要
所以呢,要孩子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首先自己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如果只是多買幾本書,裝裝樣子陪孩子讀一讀,這對孩子沒有什麼幫助。

那具體而言,家長們要怎樣以身作則,為孩子塑造好的閱讀環境呢?
這篇文章的作者,給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對待孩子要真誠。
父母的信念是會通過行為表現出來的,一個嘴上說讀書重要,
但是現實生活中天天打麻將的家長,是不能讓孩子真正信服的。
我們小時候,在面對父母提出的無理要求時,
都會暗自在心裡說一句 “你讓我做,你自己怎麼不這麼做呢?”
這句話看似幼稚,但確實是說到了點子上。
真正覺得讀書重要的人,是不會只停留在嘴上的,
這和真正愛讀書的人不會天天在朋友圈曬書單是一個道理。


第二,自己要有判斷力。
那些自己不讀書卻希望孩子多讀書的父母,多半喜歡道聽途說。
他們自己沒有真正嚐過讀書的好處,自然也就只能聽別人說讀書多好多好。
這樣的父母很容易喪失判斷力,別人讀什麼,他就讓孩子讀什麼,這會搞得孩子非常疲憊。
如果家長沒什麼鑑別能力,就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閱讀,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斷力。


第三,心態要平和。
讀書作為一種認識世界的方式,其實效率並不高。
所以,家長如果過於迷信讀書,
就不能用平常心來對待孩子了,這樣急迫的心態是不利於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
畢竟讀書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
就像鍛煉身體一樣,不能指望一夜之間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孩子只是父母的投影,
父母如果不能真心熱愛閱讀,就不必對孩子的閱讀習慣心存奢望。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新生大學”(讀書也是可以“遺傳”的)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哈佛大學做過一項調查,他們發現,父母身上的很多因素,都和孩子的學習成績高度相關。
至於,父母是不是每天和孩子一起讀書,

是不是經常帶孩子去博物館等等,對孩子的成績基本沒什麼影響。
也就是說,“父母對孩子做了什麼”,其實對孩子的影響沒那麼大。
簡單說,父母是個什麼樣的人,遠比他們對孩子做了什麼更重要。
那具體而言,家長們要怎樣以身作則,為孩子塑造好的閱讀環境呢?有三點建議:
1. 對待孩子要言行一致
 真正覺得讀書重要的人,是不會只停留在嘴上的,
 這和真正愛讀書的人不會天天在朋友圈曬書單是一個道理。
2. 自己要有判斷力
 那些自己不讀書卻希望孩子多讀書的父母,多半喜歡道聽途說。
 他們自己沒有真正嚐過讀書的好處,自然也就只能聽別人說讀書多好多好。
 這樣的父母很容易喪失判斷力,
 別人讀什麼,他就讓孩子讀什麼,這會搞得孩子非常疲憊。
 如果家長沒什麼鑑別能力,就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閱讀,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斷力。
3. 心態要平和
 讀書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
 就像鍛煉身體一樣,不能指望一夜之間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