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宋朝亡國是因為沒用對兵法
我們都知道,咱們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王朝是被外敵滅亡的,
一個是明朝被李自成攻破首都後,滿清又打敗了李自成入主中原;
而另一個則是宋朝被蒙古南下亡了國。
但人家明朝好歹曾經強盛過,只不過是亡於自己的內亂,
而綜觀宋朝三百年的時間裡,從頭至尾都是被周圍的敵人壓著打。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唐宋好歹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
為什麼在對外戰爭中,宋朝卻老是這麼慫,最後還被外敵滅亡了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分析,
比如說宋朝開國就很不利,從建國起就沒有長城可以抵禦外族;
又比如,宋朝時游牧民族已經學會了使用馬蹬,極大地解放了騎兵的雙手;
而宋朝又缺乏戰馬,用步兵的血肉之軀對抗強敵的騎兵,自然很難取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宋朝時少數民族與之前的匈奴、突厥都不一樣,
當時的遼國、金國已經學會了組織國家政權,財政水平和動員能力遠遠強於前朝,
哪怕漢武帝再世,也未必能力挽狂瀾。
不過呀,這些都是外部原因。你有沒有想過,
難道宋朝的滅亡純粹是因為國際環境太惡劣嗎?實際上,宋朝之所以滅亡,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當時的皇帝錯誤地採用了“遠交近攻”作為國策。
咦? “遠交近攻”不是秦朝的國策嗎?怎麼成了宋朝用的了?
不要驚訝,宋朝當時還真是在依葫蘆畫瓢。比如說,宋朝和遼國打得火熱的時候,
當時的女真族就在遼國的大後方崛起,成立了金王朝。
女真族也是戰鬥民族,沒用多久就把遼國打得喘不過氣來了。
但是,宋朝皇帝沒有意識到,遼國此時和宋朝已經唇亡齒寒了,
竟然順水推舟和金國一起,把遼國滅了。
結果呢,金國滅遼之後立刻就撕破臉南下了,
幸虧還有長江天險可守,好端端的國家就這麼被迫南下成了南宋。
而後來呢,咱們都知道,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族又在草原統一了。
結果宋朝皇帝好了傷疤忘了疼,竟然又和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聯合起來,
滅掉了本來能在北方抵擋蒙古人的金朝。
最終,忽必烈的大軍滅了金朝之後,一路南下打到崖山,整個宋朝被滅了個乾乾淨淨。
你看,宋朝當時確實使用的是遠交近攻戰略,通過與敵人後方崛起的新政權聯合,
的確達到了臨時打敗強敵的效果,但是最終卻反而丟掉了更多的土地。
為什麼秦朝遠交近攻能成功,而宋朝卻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呢?
這是因為啊,遠交近攻的戰略,只能在你自身比較強大的時候使用。
比如說秦國,它想吞併它的鄰國,但一時又沒法對抗多個國家,
為了贏得一時的主動權,就需要與遠方的潛在敵人交好來穩住對方,
等到吞併了鄰國之後,便可以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
又比如說,曹操在官渡之戰之前,周邊是群雄並立,
但是曹操破呂布、徵袁術、滅袁紹,
始終沒有出現兩線作戰的局面,也是憑藉遠交近攻策略統一的北方。
還比如二戰時的希特勒,通過麻痺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迅速的滅掉了荷蘭、比利時、波蘭等一系列小國,最後還滅掉了法國直逼英吉利海峽,
等蘇聯回過神來的時候,希特勒幾乎已經統一整個歐洲了。
但是,你如果實力比較弱,再使用遠交近攻策略就不行了,
比如說戰國時期的六國,或者三國時期的北方群雄,
就是錯誤地與強敵一時交好,反而最後斷送了自己。
二戰時的蘇聯也是,如果蘇聯不是坐視不管而是儘早出手,
那德國很可能就沒法征服歐洲大陸,也不至於後來差點被希特勒攻破莫斯科。
很顯然,宋朝在對抗遼國和金國時,使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也是錯誤的。
在自身實力不濟的情況下,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生存,
應該採用的是“離強合弱”策略,而不是遠交近攻。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你宋朝應該摒棄前嫌,和遼國一起抵抗金國,或者和金國一起抵抗蒙古。
比如三國時期,蜀國的實力最弱,此時就應該和吳國聯合起來抵抗魏國,
讓魏國雙線作戰自顧不暇,這就是當自身實力較弱時應該採取的正確策略。
又比如戰國時期,六國如果能夠保持合縱策略一心抗秦,就不會落得被滅的下場,
只可惜六國聯盟不穩,最後被秦國連橫策略各個擊破,被各自的短視所斷送了。
你看,這就是咱們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遠交近攻”策略的應用。
很多時候,只是照搬書本上的兵法是完全不夠的,把兵法應用到對抗和鬥爭中時,
必須根據具體的國情採取不同的策略。盲目使用兵法,就很可能落得一個悲劇的下場。
本文源自:歷史趣聞網(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是什麼);
中國歷史網(“遠交近攻”的悲歌——導致兩宋亡國的戰略決策)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宋朝當時確實使用的是遠交近攻戰略,通過與敵人後方崛起的新政權聯合,
的確達到了臨時打敗強敵的效果,但是最終卻反而丟掉了更多的土地。
為什麼秦朝遠交近攻能成功,而宋朝卻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呢?
這是因為遠交近攻的戰略,只能在你自身比較強大的時候使用。
也就是說宋朝應該摒棄前嫌,和遼國一起抵抗金國,或者和金國一起抵抗蒙古。
比如三國時期,蜀國的實力最弱,此時就應該和吳國聯合起來抵抗魏國,
讓魏國雙線作戰自顧不暇,這就是當自身實力較弱時應該採取的正確策略。
我們都知道,咱們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王朝是被外敵滅亡的,
一個是明朝被李自成攻破首都後,滿清又打敗了李自成入主中原;
而另一個則是宋朝被蒙古南下亡了國。
但人家明朝好歹曾經強盛過,只不過是亡於自己的內亂,
而綜觀宋朝三百年的時間裡,從頭至尾都是被周圍的敵人壓著打。
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唐宋好歹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
為什麼在對外戰爭中,宋朝卻老是這麼慫,最後還被外敵滅亡了呢?
對於這個問題,有各種各樣的分析,
比如說宋朝開國就很不利,從建國起就沒有長城可以抵禦外族;
又比如,宋朝時游牧民族已經學會了使用馬蹬,極大地解放了騎兵的雙手;
而宋朝又缺乏戰馬,用步兵的血肉之軀對抗強敵的騎兵,自然很難取勝;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宋朝時少數民族與之前的匈奴、突厥都不一樣,
當時的遼國、金國已經學會了組織國家政權,財政水平和動員能力遠遠強於前朝,
哪怕漢武帝再世,也未必能力挽狂瀾。
不過呀,這些都是外部原因。你有沒有想過,
難道宋朝的滅亡純粹是因為國際環境太惡劣嗎?實際上,宋朝之所以滅亡,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當時的皇帝錯誤地採用了“遠交近攻”作為國策。
咦? “遠交近攻”不是秦朝的國策嗎?怎麼成了宋朝用的了?
不要驚訝,宋朝當時還真是在依葫蘆畫瓢。比如說,宋朝和遼國打得火熱的時候,
當時的女真族就在遼國的大後方崛起,成立了金王朝。
女真族也是戰鬥民族,沒用多久就把遼國打得喘不過氣來了。
但是,宋朝皇帝沒有意識到,遼國此時和宋朝已經唇亡齒寒了,
竟然順水推舟和金國一起,把遼國滅了。
結果呢,金國滅遼之後立刻就撕破臉南下了,
幸虧還有長江天險可守,好端端的國家就這麼被迫南下成了南宋。
而後來呢,咱們都知道,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機——蒙古族又在草原統一了。
結果宋朝皇帝好了傷疤忘了疼,竟然又和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聯合起來,
滅掉了本來能在北方抵擋蒙古人的金朝。
最終,忽必烈的大軍滅了金朝之後,一路南下打到崖山,整個宋朝被滅了個乾乾淨淨。
你看,宋朝當時確實使用的是遠交近攻戰略,通過與敵人後方崛起的新政權聯合,
的確達到了臨時打敗強敵的效果,但是最終卻反而丟掉了更多的土地。
為什麼秦朝遠交近攻能成功,而宋朝卻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呢?
這是因為啊,遠交近攻的戰略,只能在你自身比較強大的時候使用。
比如說秦國,它想吞併它的鄰國,但一時又沒法對抗多個國家,
為了贏得一時的主動權,就需要與遠方的潛在敵人交好來穩住對方,
等到吞併了鄰國之後,便可以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
又比如說,曹操在官渡之戰之前,周邊是群雄並立,
但是曹操破呂布、徵袁術、滅袁紹,
始終沒有出現兩線作戰的局面,也是憑藉遠交近攻策略統一的北方。
還比如二戰時的希特勒,通過麻痺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迅速的滅掉了荷蘭、比利時、波蘭等一系列小國,最後還滅掉了法國直逼英吉利海峽,
等蘇聯回過神來的時候,希特勒幾乎已經統一整個歐洲了。
但是,你如果實力比較弱,再使用遠交近攻策略就不行了,
比如說戰國時期的六國,或者三國時期的北方群雄,
就是錯誤地與強敵一時交好,反而最後斷送了自己。
二戰時的蘇聯也是,如果蘇聯不是坐視不管而是儘早出手,
那德國很可能就沒法征服歐洲大陸,也不至於後來差點被希特勒攻破莫斯科。
很顯然,宋朝在對抗遼國和金國時,使用遠交近攻的策略也是錯誤的。
在自身實力不濟的情況下,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證生存,
應該採用的是“離強合弱”策略,而不是遠交近攻。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你宋朝應該摒棄前嫌,和遼國一起抵抗金國,或者和金國一起抵抗蒙古。
比如三國時期,蜀國的實力最弱,此時就應該和吳國聯合起來抵抗魏國,
讓魏國雙線作戰自顧不暇,這就是當自身實力較弱時應該採取的正確策略。
又比如戰國時期,六國如果能夠保持合縱策略一心抗秦,就不會落得被滅的下場,
只可惜六國聯盟不穩,最後被秦國連橫策略各個擊破,被各自的短視所斷送了。
你看,這就是咱們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遠交近攻”策略的應用。
很多時候,只是照搬書本上的兵法是完全不夠的,把兵法應用到對抗和鬥爭中時,
必須根據具體的國情採取不同的策略。盲目使用兵法,就很可能落得一個悲劇的下場。
本文源自:歷史趣聞網(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是什麼);
中國歷史網(“遠交近攻”的悲歌——導致兩宋亡國的戰略決策)
稿:李程遠 澳大利亞麥考瑞大學學者
轉載:得到
---------
主旨:
宋朝當時確實使用的是遠交近攻戰略,通過與敵人後方崛起的新政權聯合,
的確達到了臨時打敗強敵的效果,但是最終卻反而丟掉了更多的土地。
為什麼秦朝遠交近攻能成功,而宋朝卻落了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呢?
這是因為遠交近攻的戰略,只能在你自身比較強大的時候使用。
也就是說宋朝應該摒棄前嫌,和遼國一起抵抗金國,或者和金國一起抵抗蒙古。
比如三國時期,蜀國的實力最弱,此時就應該和吳國聯合起來抵抗魏國,
讓魏國雙線作戰自顧不暇,這就是當自身實力較弱時應該採取的正確策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