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的女性朋友都知道,美容的第一步,就是臉部清潔,也就是俗稱的“洗臉”。
您可別小瞧這洗臉的學問,有人曾經做過調查,說世界上80%的人都不會正確洗臉。
但您恐怕想不到,不同的洗臉方法,有巨大的南北差異。
統計發現,(中國)南方人習慣用水把毛巾浸濕了洗臉,
而北方人更多喜歡直接用手洗臉,然後再用毛巾擦乾。
關於洗臉到底是用手還是用毛巾的討論,甚至曾一度在微博上引起了口水大戰。
有好多人藉著這個機會就開始亂打“地圖炮”了。
有人就說啊,北方人呢,性格粗獷豪爽,洗臉就直接上手;
而南方人做事溫柔細膩,喜歡拿著毛巾仔細搓弄。
從洗臉這件小事兒上竟然也能看出南北方人的性格差異。
就連作家畢淑敏都說過:南方人的好皮膚,要歸功於這擦臉的帕子。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好像用毛巾擦臉更乾淨一些。
因為和雙手比起來,濕毛巾的摩擦力更強,覆蓋面積也更大,容易清除面部角質和污垢。
但真是這樣嗎?
最近微信公眾號“大象公會”就給我們講了南北方不一樣的洗臉習慣分別都是怎麼來的。
首先,作者就否定了用毛巾洗臉會讓臉更乾淨的說法。
有兩種解釋:
第一,專家發現,這些年來,受到好多年輕人追捧的那些個洗臉神器會導致過敏性皮炎。
醫生也說,我們現代人的皮膚,不是清潔得不夠,而是“過度清潔”了。
這和洗臉神器的道理是一樣的,用濕毛巾搓臉會讓面部過分清潔,刺激油脂的分泌。
這麼一來,我們的臉就變成了孕育油光、粉刺和青春痘的溫床。
那是不是說不要皮脂分泌就好了呢?當然不是,皮脂的保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僅能夠滋潤皮膚、防止水分蒸發,還能形成弱酸性的外膜,防止有害病菌侵入。
不過這個守護神啊,不能讓它大量地產生,
一旦分泌過度,就會造成毛囊堵塞、形成局部厭氧環境,
使大量的細菌在這繁殖,引發炎症,就變成了讓人抓狂的痘痘啊、痤瘡啊,粉刺啊什麼的。
所以用毛巾洗臉千萬不能用力過度。否則啊,不僅起不到洗乾淨的效果,而且會適得其反。
最好的辦法呢,就是先把臉上的水拍乾,再用毛巾輕輕擦拭掉剩餘的水分。
不提倡用毛巾洗臉的另一大原因是:
大多數人都習慣把毛巾放在潮濕閉塞的環境裡,毛巾上自然就堆積了大量的細菌。
長期使用以後,附著在毛巾上的皮脂啊、汗液啊、皮屑啊就形成了細菌和微生物的天堂。
用熱水剛剛洗過的皮膚,毛孔往往都處於打開的狀態,
這個時候肌膚的抵抗力是最弱的,
連空氣裡的顆粒灰塵都能輕而易舉地侵蝕進你的皮膚,
就更別提那些藏匿在毛巾纖維角落裡的細菌了。
用水浸泡過的濕毛巾,繁殖細菌的能力也遠大過於擦臉的干毛巾,
如果不幸被白色念球菌啊、大腸桿菌啊這類危害比較大的病毒侵蝕,
後果就可能更加嚴重了。
&&&&&&&&&&&&&&&&&&&&&&&&
那麼說到南北方洗臉習慣的差異,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歷史學家發現啊,在我國古代,“手洗派”一直是主導位置。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沃盥之禮”的說法,
說的就是在古代的祭祀典禮之前,一個人負責捧著盤澆水,另一個人負責接水,
洗漱完了以後再遞上一條毛巾,讓洗漱者把臉輕輕擦拭乾淨。
現代毛巾的誕生,最早也是為了要擦乾身體。
因為毛巾的表面,有毛圈結構,所以吸水性和摩擦力特別好,適合快速擦乾身體。
那用濕毛巾洗臉的習慣又是打哪來的呢?
作者推測啊,這很可能是受到了我國戰爭時期軍隊習慣的影響。
部隊在行軍的途中,很難保證充足的水分。
為了節省時間又節省水,士兵們就選擇用濕毛巾擦臉這種簡單的方式來做清潔。
黃埔軍校就曾經教學員怎麼快速地用冷水和濕毛巾洗臉,
有的學員後來回憶說,
如果某天早上,你被值班班長發現你的毛巾是乾的,甚至會遭到一頓懲罰。
後來,這些士兵退伍以後,回到各自的家鄉,
就把這些部隊裡形成的習慣帶回去了,傳給了周圍的人,慢慢地就擴大了影響範圍。
另外呢,1933年的時候,蔣介石發起了“新生活運動”,
他強調“軍事生活化”也讓不少家庭傳承了這個習慣。
翻一翻1942年的《小學課程標準》,
你就會發現,課標裡介紹的洗臉方法簡直就是部隊方法的翻版。
新生活運動開展以後沒多長時間,中國的北方就被日本人佔領了。
日據時期,北方相對安定,徵兵數量也遠少於南方,
老百姓受到軍事文化的影響就比較小,所以也就沒有養成用毛巾洗臉的習慣。
南北方洗臉習慣的差異就得以保留下來了。
現如今呢,隨著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
“出門看顏值”這事兒讓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捨得在自己臉上花錢。
根據全球調研機構英敏特的報告,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面部護膚品消費市場。
既然在臉上下了這麼大的功夫,這毛巾面料的好壞就成了面部保養裡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毛巾不破不換”的年代了,
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判斷毛巾的好壞,在洗面奶、護膚品上花了不少錢,
到頭來卻因為一支質量不好的毛巾前功盡棄,實在是太可惜了。
對於注重外觀和手感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選一條好毛巾,才能讓面子、裡子都舒服。
作者在文章中提醒消費者,
除了花色和手感以外,毛巾的吸水性、透氣性、柔軟性和斷裂強度,
這些都是判斷毛巾好壞的重要標準。
南北方在洗臉方法上的差異,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逐漸形成了。
遺憾的是啊,我們對面部護理知識還存在著好多盲點,
不管是用手洗臉,還是用毛巾洗臉,還是得根據您的個人習慣來,
另外要多學習科學的護理知識並付諸實踐,才能把臉洗得又快又健康。
本文源自:公眾號“大象公會”(為什麼北方人用手洗臉,南方人卻用毛巾?)
稿:胡雨薇
來源:得到
您可別小瞧這洗臉的學問,有人曾經做過調查,說世界上80%的人都不會正確洗臉。
但您恐怕想不到,不同的洗臉方法,有巨大的南北差異。
統計發現,(中國)南方人習慣用水把毛巾浸濕了洗臉,
而北方人更多喜歡直接用手洗臉,然後再用毛巾擦乾。
關於洗臉到底是用手還是用毛巾的討論,甚至曾一度在微博上引起了口水大戰。
有好多人藉著這個機會就開始亂打“地圖炮”了。
有人就說啊,北方人呢,性格粗獷豪爽,洗臉就直接上手;
而南方人做事溫柔細膩,喜歡拿著毛巾仔細搓弄。
從洗臉這件小事兒上竟然也能看出南北方人的性格差異。
就連作家畢淑敏都說過:南方人的好皮膚,要歸功於這擦臉的帕子。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好像用毛巾擦臉更乾淨一些。
因為和雙手比起來,濕毛巾的摩擦力更強,覆蓋面積也更大,容易清除面部角質和污垢。
但真是這樣嗎?
最近微信公眾號“大象公會”就給我們講了南北方不一樣的洗臉習慣分別都是怎麼來的。
首先,作者就否定了用毛巾洗臉會讓臉更乾淨的說法。
有兩種解釋:
第一,專家發現,這些年來,受到好多年輕人追捧的那些個洗臉神器會導致過敏性皮炎。
醫生也說,我們現代人的皮膚,不是清潔得不夠,而是“過度清潔”了。
這和洗臉神器的道理是一樣的,用濕毛巾搓臉會讓面部過分清潔,刺激油脂的分泌。
這麼一來,我們的臉就變成了孕育油光、粉刺和青春痘的溫床。
那是不是說不要皮脂分泌就好了呢?當然不是,皮脂的保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僅能夠滋潤皮膚、防止水分蒸發,還能形成弱酸性的外膜,防止有害病菌侵入。
不過這個守護神啊,不能讓它大量地產生,
一旦分泌過度,就會造成毛囊堵塞、形成局部厭氧環境,
使大量的細菌在這繁殖,引發炎症,就變成了讓人抓狂的痘痘啊、痤瘡啊,粉刺啊什麼的。
所以用毛巾洗臉千萬不能用力過度。否則啊,不僅起不到洗乾淨的效果,而且會適得其反。
最好的辦法呢,就是先把臉上的水拍乾,再用毛巾輕輕擦拭掉剩餘的水分。
不提倡用毛巾洗臉的另一大原因是:
大多數人都習慣把毛巾放在潮濕閉塞的環境裡,毛巾上自然就堆積了大量的細菌。
長期使用以後,附著在毛巾上的皮脂啊、汗液啊、皮屑啊就形成了細菌和微生物的天堂。
用熱水剛剛洗過的皮膚,毛孔往往都處於打開的狀態,
這個時候肌膚的抵抗力是最弱的,
連空氣裡的顆粒灰塵都能輕而易舉地侵蝕進你的皮膚,
就更別提那些藏匿在毛巾纖維角落裡的細菌了。
用水浸泡過的濕毛巾,繁殖細菌的能力也遠大過於擦臉的干毛巾,
如果不幸被白色念球菌啊、大腸桿菌啊這類危害比較大的病毒侵蝕,
後果就可能更加嚴重了。
&&&&&&&&&&&&&&&&&&&&&&&&
那麼說到南北方洗臉習慣的差異,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呢?
歷史學家發現啊,在我國古代,“手洗派”一直是主導位置。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就有“沃盥之禮”的說法,
說的就是在古代的祭祀典禮之前,一個人負責捧著盤澆水,另一個人負責接水,
洗漱完了以後再遞上一條毛巾,讓洗漱者把臉輕輕擦拭乾淨。
現代毛巾的誕生,最早也是為了要擦乾身體。
因為毛巾的表面,有毛圈結構,所以吸水性和摩擦力特別好,適合快速擦乾身體。
那用濕毛巾洗臉的習慣又是打哪來的呢?
作者推測啊,這很可能是受到了我國戰爭時期軍隊習慣的影響。
部隊在行軍的途中,很難保證充足的水分。
為了節省時間又節省水,士兵們就選擇用濕毛巾擦臉這種簡單的方式來做清潔。
黃埔軍校就曾經教學員怎麼快速地用冷水和濕毛巾洗臉,
有的學員後來回憶說,
如果某天早上,你被值班班長發現你的毛巾是乾的,甚至會遭到一頓懲罰。
後來,這些士兵退伍以後,回到各自的家鄉,
就把這些部隊裡形成的習慣帶回去了,傳給了周圍的人,慢慢地就擴大了影響範圍。
另外呢,1933年的時候,蔣介石發起了“新生活運動”,
他強調“軍事生活化”也讓不少家庭傳承了這個習慣。
翻一翻1942年的《小學課程標準》,
你就會發現,課標裡介紹的洗臉方法簡直就是部隊方法的翻版。
新生活運動開展以後沒多長時間,中國的北方就被日本人佔領了。
日據時期,北方相對安定,徵兵數量也遠少於南方,
老百姓受到軍事文化的影響就比較小,所以也就沒有養成用毛巾洗臉的習慣。
南北方洗臉習慣的差異就得以保留下來了。
現如今呢,隨著大家生活質量的提高,
“出門看顏值”這事兒讓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捨得在自己臉上花錢。
根據全球調研機構英敏特的報告,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面部護膚品消費市場。
既然在臉上下了這麼大的功夫,這毛巾面料的好壞就成了面部保養裡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毛巾不破不換”的年代了,
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判斷毛巾的好壞,在洗面奶、護膚品上花了不少錢,
到頭來卻因為一支質量不好的毛巾前功盡棄,實在是太可惜了。
對於注重外觀和手感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選一條好毛巾,才能讓面子、裡子都舒服。
作者在文章中提醒消費者,
除了花色和手感以外,毛巾的吸水性、透氣性、柔軟性和斷裂強度,
這些都是判斷毛巾好壞的重要標準。
南北方在洗臉方法上的差異,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逐漸形成了。
遺憾的是啊,我們對面部護理知識還存在著好多盲點,
不管是用手洗臉,還是用毛巾洗臉,還是得根據您的個人習慣來,
另外要多學習科學的護理知識並付諸實踐,才能把臉洗得又快又健康。
本文源自:公眾號“大象公會”(為什麼北方人用手洗臉,南方人卻用毛巾?)
稿:胡雨薇
來源: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