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中華民族真的愛好和平嗎?
如果我問你,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嗎?
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啊,不信你看看中國的歷史,
在對外的戰略上,漢族人用修建長城替代了遠征;
用朝貢貿易替代了武力征服。
這不都說明,中國人統治的重點在中原,沒什麼向外擴張的野心嗎?
不過,微信公眾號“經濟學家告訴你”最近有篇文章,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了這個問題。它認為,中華民族不對外擴張是因為成本太高。
首先,從經濟學上看,一個組織的規模有多大,
取決於它擴張的成本和收益間的權衡,而一個國家的規模也不例外。
想想看,從最早的農業文明開始,國家就已經明白了,
只要佔有了更多土地,這個國家的實力就會變大。為什麼呢?
因為在農業生產率大規模的提高之前,農業的經濟利益主要來自土地。
這就意味著,其他條件都一樣的話,一個帝國領土擴張得越大,它可以徵稅的地盤就越多。
這樣一來,帝國的力量也會越大。
但是呢,這種擴張不可能無限延伸,因為隨著擴張的不斷進行,
從某一點開始,擴張的收益已經沒辦法彌補成本了。
所以,一個國家最終的規模就取決於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權衡。
當一個國家的規模達到最大限度的時候,還想再擴大規模,就會得不償失了。
但是,總有一些統治者想青史留名,一直在突破這種限制。
從我們國家的歷史來看,農耕民族在和邊疆少數民族長期對峙中,
最後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經驗,那就是和平的非遠征文化。
比如,我們都聽過昭君出塞這樣的和親。這
些經驗呢,就對統治者的冒險行為形成了非常強的制約,
為的就是防止他們去進行得不償失的擴張而對自己國家的統治造成了危害。
而對我們華夏民族來說,從夏商周開始,我們的主要活動範圍在黃河流域。
在先秦的文獻裡,經常看到少數民族和中原諸侯國打仗。
從這個角度看,好像是少數民族騷擾在先,諸侯國的反擊完全是為了自衛。
但對少數民族來說,
中原各國農耕文明的邊界不斷向外推進,這讓原本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感到了威脅。
所以,人家的反擊也是必然的。
從夏商周到秦代,中原國家的領土不斷擴大,就是這種對外戰爭的結果。
那你可能要問了,在這之後為什麼就不繼續進行土地擴張了呢?
其實,在秦漢帝國,尤其在漢武帝的擴張之後,能發展農業的地方,
基本都進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了。剩下的地盤,不適合發展農業,
在當時的軍事和管理技術下,往這些地方擴張邊際收益會小於邊際成本。
所以,對農耕民族來說,理性的選擇就是停止擴張。即使在強盛的漢代、唐代,
中原民族出擊草原更多的也是為了震懾和懲罰草原民族,而不是要擴張領土。
所以你明白了吧,
並不是漢族不喜歡擴張,而是自然環境和生產力條件制約了漢族的擴張。
不過呢,等到中原版圖基本定型之後,統治者也有過不少次大膽的嘗試。
比如,漢武帝對匈奴的長期戰爭;王莽對草原的戰爭;明成祖朱棣對草原和越南的戰爭。
但是很可惜,這些戰爭沒有實現預期的目標,反而把國家財政拖入了危險的境地。
所以後來,明朝不得不借助修建長城和朝貢、貿易的形式重新恢復以前的疆域。
這就從另一個角度告訴了統治者,秦漢時候已經確定的邊界,
在當時的生產力和軍事技術下,的確相當合理了。再去嘗試突破邊界,很容易失敗,
這反過來也強化了中國不遠征、不擴張的文化。
比如,漢武帝晚年對多年征戰給百姓帶來的不利影響做了深刻的反思,並且表示不再征戰。
而司馬光對他的評價是,如果沒有這些反思,漢武帝和秦始皇也沒多大區別。
還有,這種和平的不遠征文化會隨著我們農耕民族的軍事技術進步而發生改變。
比如,滿清入主中原之後,一方面通過滿蒙聯合的形式拉攏了草原貴族;
另一方面通過越來越成熟的熱武器,震懾那些不服從的草原貴族。
這樣一來,就成功地把統治區域擴張到了草原地區。
這是因為,管理和軍事技術進步了,國家的最優規模也相應的擴大了,
出擊草原並把它納入統治區已經成了一個理性選擇。
所以呢,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並不是我們中華民族天生愛好和平。
而是在當時的軍事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水平下,能佔的土地已經都佔了。
這時候,像是修建長城、朝貢貿易這類和平防禦政策,就成了我們的理性選擇。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經濟學家告訴你”(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嗎?)
稿:曾翔
轉載:得到
--------
主旨:
中華民族不對外擴張是因為成本太高。
一個國家最終的規模就取決於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權衡。
強盛的漢代、唐代,中原民族出擊草原更多的也是為了
震懾和懲罰草原民族,而不是要擴張領土。
並不是漢族不喜歡擴張,而是自然環境和生產力條件制約了漢族的擴張。
滿清入主中原之後,一方面通過滿蒙聯合的形式拉攏了草原貴族;
另一方面通過越來越成熟的熱武器,震懾那些不服從的草原貴族。
這樣一來,就成功地把統治區域擴張到了草原地區。
這是因為,管理和軍事技術進步了,國家的最優規模也相應的擴大了,
出擊草原並把它納入統治區已經成了一個理性選擇。
如果我問你,中華民族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嗎?
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啊,不信你看看中國的歷史,
在對外的戰略上,漢族人用修建長城替代了遠征;
用朝貢貿易替代了武力征服。
這不都說明,中國人統治的重點在中原,沒什麼向外擴張的野心嗎?
不過,微信公眾號“經濟學家告訴你”最近有篇文章,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了這個問題。它認為,中華民族不對外擴張是因為成本太高。
首先,從經濟學上看,一個組織的規模有多大,
取決於它擴張的成本和收益間的權衡,而一個國家的規模也不例外。
想想看,從最早的農業文明開始,國家就已經明白了,
只要佔有了更多土地,這個國家的實力就會變大。為什麼呢?
因為在農業生產率大規模的提高之前,農業的經濟利益主要來自土地。
這就意味著,其他條件都一樣的話,一個帝國領土擴張得越大,它可以徵稅的地盤就越多。
這樣一來,帝國的力量也會越大。
但是呢,這種擴張不可能無限延伸,因為隨著擴張的不斷進行,
從某一點開始,擴張的收益已經沒辦法彌補成本了。
所以,一個國家最終的規模就取決於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權衡。
當一個國家的規模達到最大限度的時候,還想再擴大規模,就會得不償失了。
但是,總有一些統治者想青史留名,一直在突破這種限制。
從我們國家的歷史來看,農耕民族在和邊疆少數民族長期對峙中,
最後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效的經驗,那就是和平的非遠征文化。
比如,我們都聽過昭君出塞這樣的和親。這
些經驗呢,就對統治者的冒險行為形成了非常強的制約,
為的就是防止他們去進行得不償失的擴張而對自己國家的統治造成了危害。
而對我們華夏民族來說,從夏商周開始,我們的主要活動範圍在黃河流域。
在先秦的文獻裡,經常看到少數民族和中原諸侯國打仗。
從這個角度看,好像是少數民族騷擾在先,諸侯國的反擊完全是為了自衛。
但對少數民族來說,
中原各國農耕文明的邊界不斷向外推進,這讓原本生活在這裡的少數民族感到了威脅。
所以,人家的反擊也是必然的。
從夏商周到秦代,中原國家的領土不斷擴大,就是這種對外戰爭的結果。
那你可能要問了,在這之後為什麼就不繼續進行土地擴張了呢?
其實,在秦漢帝國,尤其在漢武帝的擴張之後,能發展農業的地方,
基本都進入了中原王朝的版圖了。剩下的地盤,不適合發展農業,
在當時的軍事和管理技術下,往這些地方擴張邊際收益會小於邊際成本。
所以,對農耕民族來說,理性的選擇就是停止擴張。即使在強盛的漢代、唐代,
中原民族出擊草原更多的也是為了震懾和懲罰草原民族,而不是要擴張領土。
所以你明白了吧,
並不是漢族不喜歡擴張,而是自然環境和生產力條件制約了漢族的擴張。
不過呢,等到中原版圖基本定型之後,統治者也有過不少次大膽的嘗試。
比如,漢武帝對匈奴的長期戰爭;王莽對草原的戰爭;明成祖朱棣對草原和越南的戰爭。
但是很可惜,這些戰爭沒有實現預期的目標,反而把國家財政拖入了危險的境地。
所以後來,明朝不得不借助修建長城和朝貢、貿易的形式重新恢復以前的疆域。
這就從另一個角度告訴了統治者,秦漢時候已經確定的邊界,
在當時的生產力和軍事技術下,的確相當合理了。再去嘗試突破邊界,很容易失敗,
這反過來也強化了中國不遠征、不擴張的文化。
比如,漢武帝晚年對多年征戰給百姓帶來的不利影響做了深刻的反思,並且表示不再征戰。
而司馬光對他的評價是,如果沒有這些反思,漢武帝和秦始皇也沒多大區別。
還有,這種和平的不遠征文化會隨著我們農耕民族的軍事技術進步而發生改變。
比如,滿清入主中原之後,一方面通過滿蒙聯合的形式拉攏了草原貴族;
另一方面通過越來越成熟的熱武器,震懾那些不服從的草原貴族。
這樣一來,就成功地把統治區域擴張到了草原地區。
這是因為,管理和軍事技術進步了,國家的最優規模也相應的擴大了,
出擊草原並把它納入統治區已經成了一個理性選擇。
所以呢,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並不是我們中華民族天生愛好和平。
而是在當時的軍事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水平下,能佔的土地已經都佔了。
這時候,像是修建長城、朝貢貿易這類和平防禦政策,就成了我們的理性選擇。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經濟學家告訴你”(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嗎?)
稿:曾翔
轉載:得到
--------
主旨:
中華民族不對外擴張是因為成本太高。
一個國家最終的規模就取決於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的權衡。
強盛的漢代、唐代,中原民族出擊草原更多的也是為了
震懾和懲罰草原民族,而不是要擴張領土。
並不是漢族不喜歡擴張,而是自然環境和生產力條件制約了漢族的擴張。
滿清入主中原之後,一方面通過滿蒙聯合的形式拉攏了草原貴族;
另一方面通過越來越成熟的熱武器,震懾那些不服從的草原貴族。
這樣一來,就成功地把統治區域擴張到了草原地區。
這是因為,管理和軍事技術進步了,國家的最優規模也相應的擴大了,
出擊草原並把它納入統治區已經成了一個理性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