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為什麼你越努力,越覺得不幸福
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小時候,家裡添置了一台DVD,我們能興奮好幾天。
可現在,買了最新的iPhone,卻沒有太多幸福的喜悅了;
以前,和家人偶爾下次館子,我們會覺得無比的滿足,
可現在,今天壽司、明天火鍋、後天牛排變著花樣吃,也沒能讓自己感到更幸福。
這是怎麼回事呢?微信公眾號書單為我們介紹了一本叫《少即是多》的書,
書裡回答了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富足卻感覺不幸福。我們一起來聽聽。
作者發現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都來自北歐,
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可比美國、日本差遠了,可他們為什麼還那麼幸福呢?
這是因為和物質相比,北歐人民更加珍惜精神和體驗帶來的幸福感。
也就是說,從物質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正在從“加法時代”走向“減法時代”。
舉個例子:二三十年前,我們的物質條件遠不如現在,
那個時候,大家想的是努力工作,多掙錢,錢多了就可以給家裡多添置點像樣的東西了,
而且每添置一件,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從獲取幸福的角度看,那是一個“加法時代”。
而今天呢,把iPhone4換成iPhone6,或者把台式機換成MacBook,
都不會帶給我們很大的滿足感了。
反倒是下班後和好友的聚會、間隔一兩年才有一次的長途旅行會讓我們更有幸福的感覺。
所以,現在已經到了獲取幸福的“減法時代”。
也就是從追求物質轉向注重體驗和精神感受了。
只有學會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做足減法才會感到幸福。
作者做了個形象的比喻,
他說:幸福就像是自行車的兩個輪胎。在“加法時代”,我們把勞動當成一個輪子,
把物質收入當成另一個輪子,付出勞動,換來收入,才能讓這輛“幸福”自行車往前走。
可是在“減法時代”,努力工作和幸福之間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再努力工作,得到再高的收入,也很難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了,
我們總會覺得個人生活處於失衡狀態。這是因為時代和幸福感已經變化了,
可我們卻還遵循著過去物質滿足的路徑,所以我們現在才感覺不到幸福了。
我們來舉幾個幸福價值觀發生變化的例子。
比如:日本的“草食族”,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群體,他們不購物,不愛旅行,懶得社交,
而是更喜歡把錢和時間花在自己身上,追求有品位和個性的生活。
再比如:中國的“90後”,這群年輕人也一度被認為是獨立、自我、張揚的代表,
他們不再像“70後”“80後”那樣,對房子、收入有那麼強烈的追求,
反而比前代人更熱衷於自由和個性發展。他們也不再執著於“穩定”了,
幹得不爽了,只要兜裡還有幾百塊錢,就敢炒老闆魷魚。
你看,這些群體觀念的產生都是時代悄然發生變化的表現。
那麼,在減法時代,我們該怎樣追求自由和幸福呢?
作者圍繞“少即是多”的觀念,提出了一整套“自由生活意見”。
首先,要改變我們對金錢的看法。
過去,我們覺得,幸不幸福取決於賺多少錢。
以至於已經有了用不完的錢,卻還想賺得更多。
這是因為單純把“儲蓄多少錢”當目的,那就永遠也不知足。
而實際上,
人對金錢的滿足度取決於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只要自己覺得“足夠”就可以了。
其次,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怎麼做呢?
比如,要從“厲行節約”變成“主動選擇簡樸”。
北歐國民幸福指數高,是因為他們擁有選擇的權利,他們是經過慎重的選擇之後,
自發地想過這樣簡單的生活。而不是因為要厲行節約的理念才生活得那麼簡樸。
再比如,追求長久而且可持續的“小幸福”。從物質中獲得的幸福感是短暫的。
比如:買手錶,加薪,發了年終獎等等,這種快樂很快就沒了。
而長久的幸福是由精神層面的體驗和感受決定的。
比如:在工作方面有所成長,有自由的時間,家人身體健康等等。
還有,要從“以他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隨波逐流。別人買了房子,自己也想買。
別人買了新車,自己也想換一輛。作者建議我們:
沒必要把比較的眼光局限在周圍人身上,
不要在意別人擁有什麼,而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第三,要改變我們對工作的看法。
我們經常聽到“應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說法。
作者說,這個說法並不恰當,
因為這會讓人把焦點僅僅集中在“平衡”上,從而忽略了興趣、金錢、健康等要素。
他主張,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以收穫“愉悅感”為目標。
而且,我們要學會做個“多重職業者”。死守在一家公司,職業生涯會處處被動。
避險的策略就是多重職業。就是說,你可以同時是老師、作家、投資顧問。
沒有了其中任何一項工作也沒有關係,它們之間也沒有主次之分。
作者認為:未來的工作模式不再是僱傭關係,而是個人和平台的合作共贏關係。
多重職業者從工作中獲得的,也不再是單純的報酬,而是更多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這樣會讓我們的職業生涯更加豐富多彩,也會讓我們的眼光變得更長遠。
所以,想獲得幸福感,就別再拼命地做加法了,
多關注自己精神層面的需求吧,給生活做做減法,你才會幸福。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書單”(為什麼你越努力,卻越覺得不幸福?)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從物質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我們正在從“加法時代”走向“減法時代”。
只有學會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做足減法才會感到幸福。
在減法時代,我們該怎樣追求自由和幸福呢?
有一整套“自由生活意見”,圍繞“少即是多”的觀念。
1. 要改變我們對金錢的看法
過去,我們覺得,幸不幸福取決於賺多少錢。
以至於已經有了用不完的錢,卻還想賺得更多。
這是因為單純把“儲蓄多少錢”當目的,那就永遠也不知足。
而實際上,人對金錢的滿足度取決於自身的控制能力,
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小時候,家裡添置了一台DVD,我們能興奮好幾天。
可現在,買了最新的iPhone,卻沒有太多幸福的喜悅了;
以前,和家人偶爾下次館子,我們會覺得無比的滿足,
可現在,今天壽司、明天火鍋、後天牛排變著花樣吃,也沒能讓自己感到更幸福。
這是怎麼回事呢?微信公眾號書單為我們介紹了一本叫《少即是多》的書,
書裡回答了為什麼我們越來越富足卻感覺不幸福。我們一起來聽聽。
作者發現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都來自北歐,
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可比美國、日本差遠了,可他們為什麼還那麼幸福呢?
這是因為和物質相比,北歐人民更加珍惜精神和體驗帶來的幸福感。
也就是說,從物質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我們正在從“加法時代”走向“減法時代”。
舉個例子:二三十年前,我們的物質條件遠不如現在,
那個時候,大家想的是努力工作,多掙錢,錢多了就可以給家裡多添置點像樣的東西了,
而且每添置一件,幸福感就會油然而生。從獲取幸福的角度看,那是一個“加法時代”。
而今天呢,把iPhone4換成iPhone6,或者把台式機換成MacBook,
都不會帶給我們很大的滿足感了。
反倒是下班後和好友的聚會、間隔一兩年才有一次的長途旅行會讓我們更有幸福的感覺。
所以,現在已經到了獲取幸福的“減法時代”。
也就是從追求物質轉向注重體驗和精神感受了。
只有學會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做足減法才會感到幸福。
作者做了個形象的比喻,
他說:幸福就像是自行車的兩個輪胎。在“加法時代”,我們把勞動當成一個輪子,
把物質收入當成另一個輪子,付出勞動,換來收入,才能讓這輛“幸福”自行車往前走。
可是在“減法時代”,努力工作和幸福之間已經沒什麼關係了。
再努力工作,得到再高的收入,也很難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了,
我們總會覺得個人生活處於失衡狀態。這是因為時代和幸福感已經變化了,
可我們卻還遵循著過去物質滿足的路徑,所以我們現在才感覺不到幸福了。
我們來舉幾個幸福價值觀發生變化的例子。
比如:日本的“草食族”,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群體,他們不購物,不愛旅行,懶得社交,
而是更喜歡把錢和時間花在自己身上,追求有品位和個性的生活。
再比如:中國的“90後”,這群年輕人也一度被認為是獨立、自我、張揚的代表,
他們不再像“70後”“80後”那樣,對房子、收入有那麼強烈的追求,
反而比前代人更熱衷於自由和個性發展。他們也不再執著於“穩定”了,
幹得不爽了,只要兜裡還有幾百塊錢,就敢炒老闆魷魚。
你看,這些群體觀念的產生都是時代悄然發生變化的表現。
那麼,在減法時代,我們該怎樣追求自由和幸福呢?
作者圍繞“少即是多”的觀念,提出了一整套“自由生活意見”。
首先,要改變我們對金錢的看法。
過去,我們覺得,幸不幸福取決於賺多少錢。
以至於已經有了用不完的錢,卻還想賺得更多。
這是因為單純把“儲蓄多少錢”當目的,那就永遠也不知足。
而實際上,
人對金錢的滿足度取決於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只要自己覺得“足夠”就可以了。
其次,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怎麼做呢?
比如,要從“厲行節約”變成“主動選擇簡樸”。
北歐國民幸福指數高,是因為他們擁有選擇的權利,他們是經過慎重的選擇之後,
自發地想過這樣簡單的生活。而不是因為要厲行節約的理念才生活得那麼簡樸。
再比如,追求長久而且可持續的“小幸福”。從物質中獲得的幸福感是短暫的。
比如:買手錶,加薪,發了年終獎等等,這種快樂很快就沒了。
而長久的幸福是由精神層面的體驗和感受決定的。
比如:在工作方面有所成長,有自由的時間,家人身體健康等等。
還有,要從“以他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
生活中,我們很容易隨波逐流。別人買了房子,自己也想買。
別人買了新車,自己也想換一輛。作者建議我們:
沒必要把比較的眼光局限在周圍人身上,
不要在意別人擁有什麼,而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第三,要改變我們對工作的看法。
我們經常聽到“應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說法。
作者說,這個說法並不恰當,
因為這會讓人把焦點僅僅集中在“平衡”上,從而忽略了興趣、金錢、健康等要素。
他主張,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以收穫“愉悅感”為目標。
而且,我們要學會做個“多重職業者”。死守在一家公司,職業生涯會處處被動。
避險的策略就是多重職業。就是說,你可以同時是老師、作家、投資顧問。
沒有了其中任何一項工作也沒有關係,它們之間也沒有主次之分。
作者認為:未來的工作模式不再是僱傭關係,而是個人和平台的合作共贏關係。
多重職業者從工作中獲得的,也不再是單純的報酬,而是更多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這樣會讓我們的職業生涯更加豐富多彩,也會讓我們的眼光變得更長遠。
所以,想獲得幸福感,就別再拼命地做加法了,
多關注自己精神層面的需求吧,給生活做做減法,你才會幸福。
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書單”(為什麼你越努力,卻越覺得不幸福?)
稿:安迪
轉載:得到
-----------
主旨:
從物質獲取幸福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我們正在從“加法時代”走向“減法時代”。
只有學會對物品進行捨棄和精簡,做足減法才會感到幸福。
在減法時代,我們該怎樣追求自由和幸福呢?
有一整套“自由生活意見”,圍繞“少即是多”的觀念。
1. 要改變我們對金錢的看法
過去,我們覺得,幸不幸福取決於賺多少錢。
以至於已經有了用不完的錢,卻還想賺得更多。
這是因為單純把“儲蓄多少錢”當目的,那就永遠也不知足。
而實際上,人對金錢的滿足度取決於自身的控制能力,
也就是只要自己覺得“足夠”就可以了。
2. 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
要從“厲行節約”變成“主動選擇簡樸”。
要從“以他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
要從“厲行節約”變成“主動選擇簡樸”。
要從“以他人為中心”變成“以自己為中心”。
沒必要把比較的眼光局限在周圍人身上,
不要在意別人擁有什麼,而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3. 改變我們對工作的看法
我們經常聽到“應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說法。
這個說法並不恰當,因為這會讓人把焦點僅僅集中在“平衡”上,
從而忽略了興趣、金錢、健康等要素。
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以收穫“愉悅感”為目標。
而且,我們要學會做個“多重職業者”。死守在一家公司,職業生涯會處處被動。
不要在意別人擁有什麼,而要看到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的價值。
3. 改變我們對工作的看法
我們經常聽到“應該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說法。
這個說法並不恰當,因為這會讓人把焦點僅僅集中在“平衡”上,
從而忽略了興趣、金錢、健康等要素。
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都要以收穫“愉悅感”為目標。
而且,我們要學會做個“多重職業者”。死守在一家公司,職業生涯會處處被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